}
当前位置: 首页>> 法律咨询>> 咨询详情

    2011年1月我父母去天津塘沽

    天津-汉沽区银行保险人气( 发表于:2015-05-31 11:40

    2011年1月我父母去天津塘沽某银行支行(下文简称银行)存钱,在建设银行大厅里面遇到保险公司业务员【穿着与银行工作员工一样的制服的保险公司业务员没有说明自己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看见我父母在存钱,就上前说:“你看一下这款理财产品保险公司业务员说每年缴费2万交5年.然后被收益人55岁以后就可以每月领2千多元,我父母听说这是一款理财产品,觉得收益也很高,也觉得银行的人不会骗人,而且我父母还再三向保险公司业务员询问:“是不是我孩子55岁以后可以每月领取2千多元保险公司业务员确认可以。我父母觉得比银行存款划算,出于对国有银行的信任,就在银行柜台办理了所谓的保险业务买了2份,我父母不懂得银行理财产品的操作流程,当时在银行的工作的人员也并有一个人出面质疑和异议,在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欺骗下,我父母办理了保单手续。保单号:00........财富成长型年金保险【分红型】当时也没有签定保险合同。合同是后补的,保险公司业务员有意欺骗,我父母完全是在他的欺骗之下办理了这款产品。而我父母作为储户,去银行本意是为存钱,而非买保险,如果不是用欺骗手段,谁会买一份保障功能几乎等于没有的保险,却要终生持有,退保连本金都拿不回来的保险?从常理和逻辑上都说不通。今年保险费交齐以后我父母当礼物送给我以后.我发现不对就给保险公司客服打电话了,客服说55岁以后每月只能拿480元多点和当初购买的时候说的收益根本就是不一样我们是受到了欺骗,想去法院民事诉讼银保隐瞒合同重大条款进行欺诈销售想去法院民事诉讼银保隐瞒合同重大条款进行欺诈销售想诉求惩罚性赔偿

    热门推荐
    在线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