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要件是什么?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要件是什么?
1位律师回答
未到所面谈,律师回答仅供参考18046294923(咨询请说明来自大律师网)
咨询我客体要件。<br>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br>客观要件。<br>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br>煽动,即煽惑、鼓动,是指以鼓动性言语或文字劝诱、引导促使他人去实施犯罪活动的行为。煽动的方式,包括用语言、文字、图形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或者利用演说、张贴、散发、邮寄等形式,煽惑、鼓动群众以暴力方式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br>本罪所指群众,一般应理解为三人以上的特定的或不特定的多数人,也就是说煽动的对象至少是二人,否则不构成本罪。实践中掌握被煽动的群众,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机械地以人数多少衡量,应强调从被煽动人的范围和煽动行为指向对象上进行判断。如果行为人煽动一两个人去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被煽动的人构成本罪,而原先的煽动者不构成本罪。如果原先煽动的人煽动的目的在于诱起他人产生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犯罪意图,则应根据第29条以教唆犯论处。<br>暴力,是指用武力或者其他强制性手段;抗拒,指抵抗拒绝,即故意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违反公民的守法义务,并公然对抗并拒绝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施行。<br>主体要件。<br>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主体。<br>主观要件。<br>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目的,即行为人实施煽动行为,其目的在于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回复于 2020.12.11 11:26
你好,我微信被盗了,这种请律师能找回来吗?报警立案了,警察那边立案是诈骗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4位律师回答
我在租车行租了一个车,驾驶人只有我一人,但是我在一段路将车借给了两个无证的人开,后续我在主驾驶,然后租车公司在后边拿手机拍摄我们更换驾驶员的证据,现在合同上写着转接车辆需要支付违约金1万元
刑事诉讼
在公司工作7年半,现在公司欠薪4个多月,欠薪月份2025.4--2025.8.15日,要劳动仲裁,证据不多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3位律师回答
贷款,之后还不上款,之前和甲方商议的是走诉讼,今天甲方的公号给我发短信是让我去本地法院诉讼窗口领取材料,我是应该等法院的通知吗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家里人多家银行逾期无力偿还,名下无任何资产,算民事诉讼嘛?会坐牢吗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去年十月在网上炒股被骗7万元。我手中有证据: 对方姓名,身份证号,账号,我的转账凭证拿。我想找律师打官司要回我的钱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您好 微信上今早收到语言暴力的大量词语,这种情况是否可以申请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