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情形?
合同欺诈有哪些常见情形?
1位律师回答
未到所面谈,律师回答仅供参考18046294923(咨询请说明来自大律师网)
咨询我一、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br>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因此,合同诈骗案件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隐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划人因为极少直接与受骗者接触,从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可以减少行骗的风险,增加行骗手段的隐蔽性。更有甚者,公司连自己招聘的员工都骗,情节十分恶劣。<br>二、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br>行骗者多数是具有多次行骗劣迹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识破,便马上闻风而逃。当他们认为风声不紧的时候,就会重操旧业。因为他们对于行骗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时间内他们便可以迅速成立诈骗组织,实施诈骗行为,而且,为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有关部门查办造成困难。<br>三、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br>合同诈骗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是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形式。正是由于这两种形式社会效果好,也为老百姓所熟知,行骗者容易抓住这种心理,从而体现其合作项目和合同的真实性。受骗者此时更多的想法是,合作项目和合同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若对方违约,通过法律程序可以保障自己的权利。这也使得受骗者心里如吃了定心丸一样,完全相信行骗者,从而被行骗者多次骗走财物,有时甚至连续被骗还毫无察觉。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通常在受骗者尚且犹豫不决时,行骗者只要使用这种办法,受骗者都会信以为真从而受骗上当的。<br>四、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br>犯罪分子身份证、单位证明等证件均为伪造,并非常善于伪装,虚张声势甚至假借他人资产以显示其实力,投其所好甚至对受害单位方主管人员进行行贿,以骗取其信任。
回复于 2020.07.09 16:37
合同纠纷 5位律师回答
合同纠纷,甲方系常熟生产型公司,于去年委托乙方装修厂房。现就尾款、质保金、额外产生的装修费用等存在争议,涉案金额140万左右
合同纠纷 8位律师回答
合同纠纷 7位律师回答
你好我要找项城市的律所,我已经有传票,我外地的,需要个律师开庭跑一趟
合同纠纷 1位律师回答
合同纠纷 2位律师回答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1位律师回答
合同纠纷 3位律师回答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5位律师回答
你好,我在大理遇到诈骗学费,个人组织的游学营收了我6000的学费,但最后活动没办,退费一直找理由不给,请问可以提供有偿的法律咨询服务吗?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