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宝山区律师 >> 宝山区动态

宝山作品《挑山女人》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大律师网 时间:2019-12-03
导读:11月23日晚,沪剧电影《挑山女人》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宝山沪剧团团长、电影《挑山女人》主演华雯表示,“感谢评委会颁给我们这个大奖,我想这个奖也是颁给全天下无私奉献的母亲们。沪剧是上海的地方......

11月23日晚,沪剧电影《挑山女人》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宝山沪剧团团长、电影《挑山女人》主演华雯表示,“感谢评委会颁给我们这个大奖,我想这个奖也是颁给全天下无私奉献的母亲们。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宝山沪剧团是一个最基层的小剧团,而《挑山女人》中的王美英是一个小人物,但我们通过大屏幕,讴歌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大时代精神。挑山精神不但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观众,也同样激励着我们一路前行。”

《挑山女人》作为中国第一部彩色沪剧电影,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首部现实题材戏曲影片,由上海宝山沪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华雯主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它讲述了单身母亲王美英当挑山工抚养双目失明的残疾儿和一对龙凤胎,17年里磨破140多双解放鞋,挑断70多条扁担,终于用柔弱的双肩将孩子们抚养成人的故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看完电影后说,“《挑山女人》是戏曲心灵美学与电影写实美学结缘的一次成功之作。”

不同于传统戏曲电影照搬实录的表现手法,《挑山女人》充分尊重舞台原作,尽可能保留戏曲演出的经典段落和唱段,并以纪录片的形式穿插于作品整个创作过程。观众既能听到长达5分钟的沪剧赋子板“风雨过后艳阳天”,原汁原味的80多句唱字字锥心,也能够看到创排过程中饰演王美英的华雯怎样挑着扁担,踏着原型汪美红的脚印,一步一挪地攀上齐云山巅峰。

上戏教授荣广润看完电影与华雯讲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下功德圆满了”。影片拍摄过程中,华雯顶着40多摄氏度棚内高温,在各种照明灯光灼烤下,几度累瘫却依然咬牙坚持。为赶拍摄进度,华雯曾经70个小时不眠不休,光换妆就达七八次,周旋在不同的景中连续拍摄。最后一组镜头是雪景,为让雪花不被飘散,棚里关了所有空调和通风设备。在滞闷空间,华雯穿上了影片中最厚一套棉袄,在极度疲惫情况下完成高难度的唱腔和表演,直到导演汪灏一声“咔”,她才松懈下来,直直倒地昏厥过去。“很多时候要成功、走出一片新天地,就是要经历死过去再活过来的过程,就

像凤凰涅槃,苦透苦透熬过来才能熬出好东西。”华雯说。

“戏曲电影导演需要既熟悉戏曲语言的审美特征,又要通晓电影语言规则。”在仲呈祥看来,电影《挑山女人》将生活原型人物与舞台艺术形象有机交融,“他们的关系是互补,而不是相互抵抗。戏曲优势和电影优势都保留了。”《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看完《挑山女人》表示,“拍得朴实又有新意,让人惊喜。”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也赞扬,“手法特别好、特别现代,也特别适合这个戏。”戏曲理论家龚和德坦言《挑山女人》让他意外,“我以为只是一个沪剧的电影化,没想到片中有演员与生活原型的接触,还有银幕形象和舞台观众反应转接。电影有探索创新,很舒服,一路感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点评,“《挑山女人》不是为电影而电影,不是为形式而形式,而是找到朴素的电影语言表达原剧催人泪下、波澜起伏的故事。”

沪剧《挑山女人》自2012年首演以来已演出数百场,通过前后三轮全国巡演,足迹遍布上海、江苏、浙江、宁夏、陕西、山西、山东、北京、安徽、广东、香港等地,观众达23万多人次,曾获中宣部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14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等1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主演华雯凭借剧中“王美英”一角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和文华表演奖。

沪剧《罗汉钱》和《星星之火》曾分别在1957年、1959年搬上银幕。《挑山女人》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入选剧目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首部现实题材戏曲电影。和戏曲一场面对最多千名观众不同,电影的受众群更多更广,华雯丝毫不担心沪剧电影会遭遇地域隔阂:“或许沪剧因语言有其局限,但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好故事自己会说话。”她以《挑山女人》北上进京,南下赴粤巡演的经历举例:“都说南方剧种‘过江难’,我们在北京演出时,好多观众激动得眼泪止也止不住。南下到广东的时候,只听得懂粤语的观众,照样热烈鼓掌。可见好故事是跨越语言障碍的,好作品是可以克服剧种自身局限的。”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