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假冒伪劣商品有何特点?2021年假冒伪劣产品最高赔偿多少?

发布时间:2021-02-08 11:20:30 浏览:0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时常遇到或买到一些不正规的假冒伪劣商品,这些假冒伪劣商品有何特点呢?假冒伪劣产品最高可以赔偿多少?针对这些疑问,大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内容,一起往下阅读了解看看吧。

假冒伪劣商品的特点

  1、假冒和劣质品相伴

  在我国老百姓的眼里,假冒产品就是伪劣产品。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 在所有的国家存在。在一些发达国家,一般的生产技术较为普及,设备和技 术都能够轻易得到,因而假冒产品与正牌产品的品质差距不是很大,假冒者 的利润主要在对正牌产品商标、商誉的侵占上。而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 整体的生产技术水平低,假冒者为获取更高的利润,以劣质产品假冒正牌产 品,假冒产品所导致的消费者受伤害的事例往往较多。回顾我国的假冒伪劣 的历史可以发现80 年代末和90年代前期,所查处的假冒伪劣产品,多数质量极其低下,甚至完全是假货。而近几年,随着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 高,假冒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甚至出现了大量与正牌产品质量相当的假 冒产品。这其实就是生产技术发展对假冒产品的改变作用。尽管这样,假冒产品中大部分还是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的作坊式小厂的伪劣产品,并且 这种情况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2、产品假冒和防伪标识物假冒相伴

  假冒伪劣的泛滥刺激了防伪产业的发展,但几乎市场销售好、市场定位 较高的产品或多或少都在使用防伪产品。造假和防伪始终就在相互斗争中 存和发展。当前的假冒商品中,身披激光防伪标识等防伪外衣的比比皆是, 这成了我国假冒产品的一大特点。

  3、仿造品和仿冒品并存

  目的商品市场上,在假冒产品之外还有大量的仿造品和仿冒品存在。这 些仿冒品突出的特征是在商标标识和包装上使用与名牌产品相同或极为相似的图案和风格;在商品的品牌上取与名牌产品相近的名称。

  4、假冒伪劣和地方保护主义、腐败等现象共生 在查处许多假冒伪劣案件中,大量的假冒产品来自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集 散地。这些集散地市场周围是大量的从事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 售的个人、专业户和生产厂家,造假达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当地政府对此 不闻不问,甚至暗中支持。另一方面,造假售假的大量存在还有腐败作为支持。许多被查处的造假案件背后都有行贿、受贿等腐败相伴。假冒伪劣生产呈现出专业化和分散化特点。

  近些年,在我国政府的严厉打击下,造假也趋向分工细化、地点分散, 每一个造假窝点往往只负责生产、销售的某一环节。造假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样能增加打假难度。

假冒伪劣产品最高赔偿多少?

  假冒伪劣产品最高赔偿损失的1.5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第五十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

  (七)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八)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