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如何申请低保?低保申请条件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1-05 11:20:24 浏览:0
  低保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但要想享受国家的补助,需要申请成为低保,但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申请低保的,下面大律师网小编给大家来讲讲如何申请低保?低保申请条件都有哪些?希望能有所帮助。

如何申请低保

  第一,符合条件的人向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或镇政府提出申请,同时提供相关的材料,并且要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

  第二,街道办或镇政府对申请进行初审,然后把出生意见和证明资料报送县政府的民政部门进行审批;

  第三,县民政部门审判通过之后,县财政部门落实生活保证金的发放。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七条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二)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管理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审批机关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付实物。

低保申请条件都有哪些

  (一)农村低保保障待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常住;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请前12个月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财产状况、实际生活水平与基本生活常年困难家庭状况相符。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并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员。

  家庭经济状况整体不符合申请资格条件,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150%以内的,其家庭中已成年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患重大疾病人员,可以分户独立提出申请。

  (二)农村低保申请人家庭,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报和核定家庭人口:

  1、户籍迁出但尚在校就读的学生;虽然拥有非农业户籍但在当地农村常住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其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应当计入的家庭成员,纳入共同生活家庭人口计算;

  2、在监狱、劳动教养场所内服刑、劳动教养的人员,不纳入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计算;

  3、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家庭成员,不纳入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计算,但应按规定申报和核算收入。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家庭和人员,原则上不能享受农村低保保障待遇:

  1、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撂荒承包土地、山林、水塘等,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和劳务输出的;

  2、拒绝配合入户调查或隐瞒家庭真实收入(包括非稳定性隐蔽收入)或转移、放弃个人资产的;

  3、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有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

  4、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购买高档非生活必需品或长期高消费的;

  5、家庭财产状况明显不符合保障条件、实际生活水平超过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的;

  6、因赌博、吸毒等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7、其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不能享受农村低保保障待遇的。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