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招摇撞骗罪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2020-04-30 更新11篇文章 被阅读0

根据刑法第279条的规定,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招摇撞骗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

    被冤枉招摇撞骗如何申诉?1. 申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对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提出上诉或者申诉。2. 证据审查:您需要重新审视案件中的证据,确保所有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如果存在证据不足、证据伪造或非法获取的情况,这可能成为申诉的重要理由。3. 法律援助:您可以聘请律师为您提供法律援助,他们将帮助您构建申诉理由,准备申诉材料,并代表您向法院提交申诉。【相关法条】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自 ...... 【 浏览全文 】

    招摇撞骗罪量刑时会考虑哪些因素?1. 主观恶性与诈骗目的:行为人实施招摇撞骗的动机和目的,如是否出于贪婪、恶意,或者诈骗所得用于非法活动等,将直接影响量刑的轻重。2. 诈骗金额与犯罪后果:诈骗金额大小是重要的量刑依据,金额越大,一般情况下,量刑越重;同时,诈骗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失情况及对受害人的影响,也是考量因素之一。3. 社会影响与社会危害性: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特定身份,可能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秩序,该行为的社会影响和潜在的社会危害性会被纳入量刑考量。4. 自首、立功等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行为人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或者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协助破获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依法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 【 浏览全文 】

    招摇撞骗罪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有何关联?招摇撞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者职务,进行诈骗的行为。该罪名强调的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冒充和利用。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指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此罪名主要针对破坏国家机关正常管理秩序,损害其权威性。在实际案例中,行为人为了更“真实”地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往往会伪造相关的公文或印章,以便取得他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的行为常常成为招摇撞骗罪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两罪在许多 ...... 【 浏览全文 】

    如何区分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1. 招摇撞骗罪:该罪名是指行为人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身份或职务,进行招摇撞骗,情节严重的行为。其量刑主要考虑的是行为人假冒特定身份进行欺骗这一特殊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国家机关形象和社会管理秩序的危害。根据《刑法》第279条的规定,犯招摇撞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 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量刑着重于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数额及情节。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 ...... 【 浏览全文 】

    2020年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要注意本罪与非罪的界限,还有本罪与招摇撞骗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构成本罪,行为人既要有冒充军人的行为,又要有招摇撞骗的活动。如果行为人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冒充军人,没有进行招摇撞骗的活动,则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进行了招摇撞骗的活动,但不是冒充军人名义实施的,则不构成本罪;构成其他罪的,按其他罪处理。(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 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本法对这两个罪的规定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其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直接客体主要 ...... 【 浏览全文 】

    2020年最新招摇撞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冒弃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动词勘探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法律上对招摇撞骗罪有哪些规定?一.本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2. 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行为。可以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此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他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论处。3.本罪的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二.本罪的处罚 ...... 【 浏览全文 】

    2019年最新招摇撞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冒弃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动词勘探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法律上对招摇撞骗罪有哪些规定?一.本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2. 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行为。可以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此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他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论处。3.本罪的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二.本罪的处罚根 ...... 【 浏览全文 】

    招摇撞骗行为的方式有哪些?1.招摇撞骗行为是否以多次行为为必要。招摇撞骗的本义是“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在刑法上,一些学者据此认为,招摇撞骗的行为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行为的多次性。就是说进行招摇撞骗一般都是在多处多次进行这种招摇撞骗活动。所谓招摇,即招摇过市,带有到处炫耀的意思。再一个是招摇撞骗结果的多样性,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是多方面的,不单是可能造成物质损失,还影响或者破坏国家机关的信誉和正常活动,还可以是骗取地位、荣誉,或其他非法利益。如果行为人只有一次这种行为的,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笔者认为,虽然从实践中看,招摇撞骗行为具有行为的多次性和结果的多样性,但对此不可作绝对 ...... 【 浏览全文 】

    招摇撞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冒弃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动词勘探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招摇撞骗罪立案机关是是什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招摇撞骗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招摇撞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这是本罪同侵犯财产权利的诈骗罪的主要区别之一。尽管行为人的撞骗行为也可能骗取财物,但由于行为人采用的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手段致使人民群众以为这些不法行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九因而直接破坏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的活动。这也是本罪特殊的、实质的危害所在。客观要件本罪 ...... 【 浏览全文 】

    2019年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要注意本罪与非罪的界限,还有本罪与招摇撞骗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构成本罪,行为人既要有冒充军人的行为,又要有招摇撞骗的活动。如果行为人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冒充军人,没有进行招摇撞骗的活动,则不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进行了招摇撞骗的活动,但不是冒充军人名义实施的,则不构成本罪;构成其他罪的,按其他罪处理。(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本法对这两个罪的规定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其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直接客体主要是 ...... 【 浏览全文 】

    招摇撞骗罪如何认定?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都表现为欺骗行为,而且招摇撞骗罪也可以如诈骗罪那样骗取财物,因而容易混淆。这两种犯罪的区别主要表现1、侵害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2、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3、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4、构 ...... 【 浏览全文 】

12

招摇撞骗罪立案标准相关法律解答

今天收到拘留通知书,老公在外地涉嫌冒充军人...
冒充警察招摇撞骗这个罪究竟严重吗?如果被判...
我一个好朋友在老家以警察的身份向他的同学欠...
13

招摇撞骗罪立相关法律讲堂推荐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