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贵阳律师 >> 贵阳动态

贵阳高标准建设蔬菜保供基地助力脱贫攻坚

大律师网 时间:2019-05-26
导读:村民在蔬菜基地当上了产业工人。图为红枫湖镇芦荻村的大棚蔬菜基地。4月1日,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开工仪式在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举行,作为全省最大规模的蔬菜基地,预计投入资金30.27亿元。贵阳市除......

  村民在蔬菜基地当上了产业工人。图为红枫湖镇芦荻村的大棚蔬菜基地。

  4月1日,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开工仪式在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举行,作为全省最大规模的蔬菜基地,预计投入资金30.27亿元。贵阳市除在本地建设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外,还积极发挥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作用,在长顺县、平坝区、印江自治县等地同步建设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这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蔬菜年产量可达35万吨,将大幅提升贵阳蔬菜自给率。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脱贫攻坚将发挥巨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骆家桥村4000亩蔬菜基地是贵阳高标准打造的蔬菜基地之一。今年,贵阳市提出以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的理念,在贵阳“三县一市”以及花溪区和乌当区高标准建设2.5万亩保供蔬菜基地,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动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通过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解决贵阳蔬菜季节性缺口和供应结构性不平衡问题,实现蔬菜周年供应,增加供应量,提高自给率。

  ◎ 高标准建园 解决季节性缺口

  近年来,贵阳市按照“稳基地、保总量、提质量、优互补”的思路,充分发挥贵阳市作为全国夏秋冷凉蔬菜优势生产区的有利条件,不断巩固提升蔬菜基地,构建了品种丰富、集约高效、产品安全的保供蔬菜生产体系,在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统计,2018年,贵阳实现蔬菜播种面积173.68万亩,总产量237.28万吨。

  “这个产量仍然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目前贵阳全市蔬菜自给率大约在45%左右,缺口还很大。贵州是一个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的地方,昼夜气温温差大,特别是冬天,由于气候原因,导致茄果类蔬菜十分紧缺。”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祖泽说。

  为解决季节性蔬菜缺口,丰富市民“菜篮子”,贵阳围绕500亩以上坝区,高标准打造设施蔬菜基地,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该项目将通过引进以色列等国内外先进栽培技术和管理,建设连栋生产棚、普通生产棚、玻璃温室、田间灌溉管理系统、气象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库系统等主要系统功能模块,实现100%的设施化生产;配套现代农业装备,将提升农业机械化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都市现代农业,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解决蔬菜保供季节性缺口和供应结构性不平衡问题。

  同时,基地建设将严格执行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地质量与加工包装标准;严格按照“三品一标”要求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商品率。并通过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健全农产品检验流程,形成人员完备、设施设备齐全、运转高效的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高质量生产。

  ◎ 高质量发展 带动群众增收

  清镇市骆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政伦对全村土地流转进行摸底调查,全村95%以上的村民愿意将土地流转出来。

  “我算过账,我们以前自己种植辣椒、蔬菜,一亩地在不算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纯收入400元左右,还得看天吃饭。土地流转后每亩地租金700元,还可以就近务工,务工每天至少收入80元以上,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好几倍。”李政伦说。

  而贵阳高标准打造的蔬菜基地,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土地流转费和劳动工资收入,还能享受更多的红利。

  “蔬菜建设项目将为村民带来五方面的收入:一是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二是务工劳动报酬收入;三是根据各个基地的经营情况,公司每年将拿出不低于5%的纯利润对流转土地的村民进行分红;四是扶贫资金用于地方产业发展部分作为股金,按比例给村民进行分红;五是针对有技术、有能力的村民,鼓励返租倒包,将建好的基地返租或承包给农户,按照公司的要求,让农户自主生产经营,让承包农户获得更高的收益。”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祖泽说。

  王祖泽表示,2.5万亩蔬菜基地的建设,从管理、种植、运输、分拣、加工等各个环节,将为贵阳带来不低于2万人的劳动就业。同时,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将大大提高当地村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左图: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村贵州民远华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村民们在蔬菜大棚里劳动。

  右图:骆家桥村进行土地平整。

  ◎ 高水平推动 走前列做表率

  “目前,清镇现有的蔬菜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蔬菜科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经营主体存在规模小、资金缺、技术水平不高、融资难等问题。特别是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少,拉动产业发展作用弱,制约了企业经营规模、市场竞争力和助推精准扶贫能力。”清镇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主任郭荣宽一语道破目前蔬菜生产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贵阳以“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提出以利益联结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产、供、销一体有机统一;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自动化技术、大数据技术运用;强化人才培养,提高蔬菜保供基地科技和管理水平;加快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等系列举措。从而高水平、高标准推进贵阳蔬菜保供基地建设。

  同时,在该项目保障举措上,贵阳市建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工作领导小组,对该项目统一领导、组织实施和协调调度、监督管理项目实施,确保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在发展目标上,提出了坚持以解决自给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作用,科学合理布局蔬菜保供基地,增加供应总量,提高自给率;同时,向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品质高、供应稳的农产品,促进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双提升。

  明确了2019年到2020年,贵阳全市将建设完成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5万亩。到2019年底,贵阳市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初见成效;到2020年新增蔬菜产品供应达35万吨以上,蔬菜保供自给能力提升到75%以上;通过3-5年的规模化发展,促进全市蔬菜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全省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从而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脱贫攻坚做出走前列、做表率的贵阳示范。

  喜算土地流转账

  采访手记

  “以前在外面打工,工资虽然比现在要高,但是除去租房、生活费、来回路费等,一年赚不了什么钱。现在虽然工资低一些,但是离家近、又包吃,工资成为纯收入,划算多了。”在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村贵州民远华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一个蔬菜大棚里,村民周先琴一边忙着为蔬菜浇水一边高兴地说。

  两年前,周先琴将家里的7亩土地,以一年700元每亩的价格全部流转给贵州民远华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蔬菜,她在该公司当起了领班,除了公司包吃住外,每月工资收入3000多元。

  和周先琴一起在大棚里忙碌的还有3位50多岁的妇女。周先琴介绍,她们的工资按天计,每天工作8小时,日工资75元,公司提供免费中餐,如果加班,按10元每小时计算。

  “我们这个年纪,外出打工都没有人要,我们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在‘家门口’当起了产业工人,不仅可以挣钱,下班后还可以回家做家务,吃住也不愁,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其中一位年纪较长的妇女高兴地说。

  “我们的土地自己耕种,在不算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辛苦一年下来,一亩地一年纯利润就几百元,还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如果土地流转给企业,每年每亩收入700元,还可以打工,每天收入最低也是80元,一年下来纯收入上万元,大家都愿意把土地承包出去。”红枫湖镇骆家桥村的贾承明说。

  通过仔细算账,村民们积极支持贵阳市蔬菜基地落户红枫湖镇。目前,贵阳市计划在红枫湖镇骆家桥村种植的4000亩蔬菜基地,土地流转顺利完成,土地平整正在进行之中。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