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杭州律师 >> 杭州动态

把脉文化基因 传承中华文明独特气质

大律师网 时间:2019-02-03
导读:余杭晨报文/记者 宋晗语 本版素材由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萧伯纳曾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在古老灿烂的......

余杭晨报文/记者 宋晗语 本版素材由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萧伯纳曾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在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面前,无论是作为时代先行者的专家学者,亦或是追随其后的年轻一代,我们都是火炬手。我们学习文化,抬头仰望文明星空;我们保护文化,俯首躬行谱新篇章。同样,我们也应肩负传承重任,在文化耕耘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然后把文化的火种延续下去。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第一片黑陶出土,到反山、瑶山、莫角山和汇观山遗址的陆续发掘,再到后来古城、水坝的重见天日……它的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努力。也正因为有这些艰苦奋斗和脚踏泥泞,才有今天引得世人瞩目的文化遗产。这份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文化遗产,对探讨“文明起源”来说,无疑是一项宝贵而不可多得的财富。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守护好这份宝藏。因为古代文明虽然遥远,但它始终是我们自我认知的工具,是后代获取智慧的宝物,是唤醒民族认同的力量,是激励文化复兴的基石,是树立民族自信的动力。

一书《良渚》奠定文化信心

1936年,施昕更在良渚镇附近棋盘坟的干涸池底发现了几片“黑色有光的陶片”,他在参阅了大量书籍资料后,敏锐地察觉到了其重要性。随后,在得到西湖博物馆的同意和支持后,施昕更立即开始对良渚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古发掘。从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在良渚总共进行的三次发掘中,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等实物资料,从科学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古老文化的遗存。

随后,他执笔写下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一书,详细介绍了当时田野考古发掘的经过以及收获。

但那一年是多难的1937年。当文稿付排后,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战全面爆发,印刷工作不得不中止。由于战事紧张,施昕更带着手稿几经波折,最终于1938年秋将《良渚》印刷完毕。

翻开《良渚》,主标题下有一行字:“谨以此书纪念我的故乡”。这份来自民国二十七年、有关良渚文化最早的考古报告,因为在战乱年代诞生,字里行间浸透着一名青年学者对祖国炽热的爱。

“我们上古的祖先,坚忍的开辟这广袤的土地,创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化,我们今日追溯过去,应当如何兢兢业业的延续我们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呢可是,我们现在的子孙,眼看到这祖先开辟遗下的国土,一天天的沦亡,我们的文化,也被敌人疯狂的摧残,这正是存亡绝续的重大关头。”

“然而中国绝对不是其他民族可以征服了的,历史明明告诉我们,正因为有渊源悠久,博大坚强的文化,所以我们生存在这艰巨伟大的时代,更要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不使毁损毫厘,才可使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坚定不拔的信心!”

这是《良渚》的卷首语,也是施昕更在那个战火年代,用文字和学术,对祖国、对故乡表达的最热烈的情感。

现任良渚遗址管理所副所长施时英是施昕更的孙子。他的抽屉里常年放着一本后来重新出版的《良渚》:“但我现在不敢翻开看了。”施时英负责日常文保工作,但他自认为自己做的工作相比施昕更当年,似乎不值一提。

但祖孙隔了80年,一个是发现者,一个是保护者,因为良渚的缘分,他们始终一脉相承。

    12下一页全文阅读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