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 法律规定家长有哪些抚养教育义务?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0-05-26 浏览:
导读:全国两会正在火热的举行中,过往“当父母不用考证”作为一句调侃在网络上流行,而今年的两会也提出的类似的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两会上探讨家庭教育,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当“与时俱进”,,“不合格”的父母在法律是可以剥夺监护权的,那么,法律规定家长有哪些抚养教育义务?哪些情形可以剥夺父母监护权?下面,大律师网小编带大家一起阅读了解。

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

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 法律规定家长有哪些抚养教育义务?

  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家长”也要上课,拿“合格父母”证书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

  在校内建设“家长学校”。探索“家长教育”之路的建设,特别是针对有问题倾向的学生家长,建立一对一的授课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以定期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形式授课,在监护人群中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

  加强对“准父母”的教育培训。从准备上岗的准父母抓起,让准妈妈们和准爸爸们有充分的“生”和“育”并重的思想准备。“备育学院”培训内容可以结合“备育”特殊阶段,增加孕期和产后抑郁和焦虑症的预防和康复、妈妈身心健康、婴幼儿保健知识、预防接种疫苗常识和婴幼儿心理学等。

  加大财政投入和宣传力度。建议编制家庭教育指导性文件,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断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投入保障力度。建立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支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曹永鸣代表:重视家庭教育 鼓励支持家长“持证上岗”

  据统计,我国经常会出现儿童坠楼、溺水、烫伤等诸多事件,中国每年近1000万的孩子受到意外伤害,其中重伤及残疾者超过100万,死亡儿童达到10万,平均每天死亡270余名。而这不仅反应了监护人的失职,造成家庭伤害,还为社会公共安全、公共资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曹永鸣建议,应针对“父母教育”,制定《家长教育法》,鼓励支持家长“持证上岗”。逐步培育,形成全社会对家庭教育支持体系。

  据了解,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年轻化,甚至还有孩子犯错家长理直气壮的情况。就此类情况,曹永鸣表示,从特定角度看,我国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无不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观密切相关。通过调研,曹永鸣发现,当前家庭教育误区主要体现为,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度期望、过高要求、集体焦虑等方面,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恰恰忽视了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作用。

  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也正是80后、90后发展壮大的时候,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的主力军,这不仅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全过程长大的一代人,也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短板。因此,在针对“父母教育”,如何逐步培育形成全社会对家庭教育支持体系这一问题上,曹永鸣给出明确建议。

  曹永鸣表示,对此类问题应鼓励支持家长“持证上岗”。家庭教育指导师”应作为一种职业至少是专业,可引导家长通过修习学分的方式完成学习,颁发执业证书,来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质。

  曹永鸣强调,所以针对因父母的角色缺位,教育功利化而引发的群体性的教育焦虑,建议将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教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范围。因为孩子是我们自家的,也是国家的。

法定家长的抚养教育义务有哪些?

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 法律规定家长有哪些抚养教育义务?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1、抚养子女既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子女应享有的权利。

  抚养是指父母抚育子女的成长,并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父母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可见,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已经离婚,对未成年的子女仍应依法履行抚养的义务。对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有条件的,在成年子女没有劳动能力或出于某种原因不能维持生活时,父母也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负担其生活费用或给予一定的帮助。对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父母自愿给予经济帮助,法律并不干预。

  2、父母对子女有教育义务。

  教育子女是家庭的一项重要职能,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子女间的亲密关系,为教育子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教育好子女是父母双方在法律上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道德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有义务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家庭和国家、社会、学校一起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和法律教育,也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

  因此父母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引导他们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未成年子女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等恶习。

  父母不但要对未成年子女从政治上、思想上关心教育,同时为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学习和受教育提供应有的物质条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应当尊重未成年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的未成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子女辍学。

  那种对子女只抚养不教育,或者只顾眼前利益让子女“弃学务农”、“弃学从商”的做法,是不符合婚姻法的精神的,同时也是违反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当注意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是父母双方的共同义务和共同责任,而非一方的单方的义务和责任。即使夫妻离异,也不能免除该义务,这是现代各国几乎都确立的父母共同亲权的原则,这也是男女平等的体现。早期的民事立法几乎都片面地把亲权的行使交予父亲一方,剥夺了母亲一方对子女的亲权。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33条曾规定,父母在婚姻关系存续中,亲权由父单独行使之。1970年修订后的法国民法典第372条重新规定,父母在婚姻关系期间,共同行使亲权。从而确定了共同亲权的原则。日本在1948年修改民法时,在第818条中规定,亲权由父母共同行使之。我国的婚姻法从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出发,也规定了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和责任。如果父或母一方丧失抚养能力,如身患重病,完全丧失劳动或自理能力,可由另一方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因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而引起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出追索抚养费的诉讼。人民法院应根据子女的需要和父母的抚养能力,通过调解或判决,确定抚养费的数额、给付的期限和方法。对拒不履行抚养义务,恶意遗弃未成年子女已构成犯罪的,应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哪些情形可以剥夺父母监护权?

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 法律规定家长有哪些抚养教育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监护人有七种情形的,人民法院可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

  《意见》根据民法通则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列举了七种严重情形,被申请人有七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1. 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 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的;

  3. 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六个月以上,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

  4. 有吸毒、赌博、长期酗酒等恶习无法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因服刑等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致使未成年人处于困境或者危险状态的;

  5. 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经公安机关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部门三次以上批评教育拒不改正,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学习的;

  6. 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情节恶劣的;

  7. 有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