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超期羁押的法律界定为何?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4-18 浏览:
导读:超期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羁押的时间超过了法定期限,这涉及到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合法权益。在法律中,对于超期羁押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超期羁押的法律界定为何?

刑事诉讼法中,羁押期限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一般情况下,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但对于复杂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两个月。如果还需要继续羁押,必须转为逮捕,并在逮捕后继续侦查,但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个月。如果超过这些期限,而未完成相关程序,就可能构成超期羁押,这是违法的。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对于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二个月。

公安机关超期羁押应负何种行政责任?

公安机关在行使侦查权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如果发生超期羁押的情况,公安机关将可能面临一系列的行政责任。这些责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 行政处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违反羁押期限规定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可以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2. 赔偿责任:根据《国家赔偿法》,如果因公安机关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其他措施,造成公民合法权益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

3. 法律责任:如果超期羁押行为构成犯罪,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公安机关相关人员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 公信力损失:超期羁押还会对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公众对其执法公正性的质疑。

【相关法条】

1.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27号):该规定详细列明了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程序和职责,包括羁押期限的规定。

2. 《国家赔偿法》(1994年5月12日通过,2010年4月29日修正):第五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通过,2018年12月29日修正):该法规定了公务员的义务和纪律,包括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有明确的规定,适用于公安机关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超期羁押是对公民人身自由权的侵犯,违反了我国的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遵守羁押期限,确保公正、公平、及时地处理案件,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出现超期羁押的情况,当事人有权寻求法律救济,包括申请释放、赔偿等。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