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专题新闻 >> 新闻详情

如何界定不可抗力在排除犯罪事由中的适用范围?

来源:专题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4-18 浏览:
导读:不可抗力是刑法中的一种排除犯罪事由,即因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行为人无法履行其法定义务,从而可能排除其刑事责任其适用范围有严格的界定,需要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来判断。

如何界定不可抗力在排除犯罪事由中的适用范围?

刑法中,不可抗力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这意味着,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完全由不可抗力引起,且行为人主观上无过错,才可能适用不可抗力作为排除犯罪的事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如果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造成的,是过失犯罪。”

行为人是否得到被害人同意,从而排除犯罪性?

刑法中,行为人是否得到被害人的同意,对于某些特定的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如强奸、非法拘禁、侮辱罪等。在这些犯罪中,如果行为人得到了被害人的明确同意,那么可能可以排除其犯罪性同意并不总是能完全排除犯罪性。例如,在强奸案件中,即使得到了对方的“同意”,但如果该同意是在威胁、欺诈或者对方无行为能力(如醉酒、未成年人)的情况下给出的,那么这种“同意”是无效的,行为人仍然会被认定为犯罪。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犯罪,如故意杀人、抢劫等,即使得到被害人的同意也不能排除犯罪性,因为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秩序。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这里的法规明确指出,即使得到“同意”,但存在上述情况之一的,仍然构成强奸罪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这一条说明,如果被害人因精神问题无法做出有效的同意,行为人仍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并未提及被害人的同意可以排除犯罪性,表明在非法拘禁罪中,即使得到同意也无法排除犯罪性。

不可抗力因素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被应用?

1. 不可抗力一般被视为一种免责条款,当发生此类事件时,可以免除当事人未能履行合同的责任。例如,如果由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者政府行为(如封锁、禁令等)导致一方无法履行合同,那么该方可能有权援引不可抗力条款来免除违约责任。

2. 在侵权责任法中,如果损害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加害人可能无需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这是因为不可抗力被认为是一种“无过错”情况,即当事人对发生的损害并无过错或过失。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因素司法实践中主要通过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进行应用,旨在平衡当事人之间的权益,防止因不可预见和无法控制的事件而导致的不公平结果。

不可抗力在排除犯罪事由中的适用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即行为结果必须完全由不可抗力引起,且行为人主观上无过错。在实际案例中,法院会根据具体事实和证据,结合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对于是否构成不可抗力,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由司法机关依法裁决。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