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南充律师 >> 南充动态

脱贫奔康 铿锵前行在路上

大律师网 时间:2020-06-01
导读:初夏的高坪区会龙镇桂花井村,绿荫环绕、草木葱翠。5月22日,笔者走进村庄,一栋栋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村入户……昔日的贫困村悄然蝶变。完善基础 打通“致富路”  会龙镇桂花井村辖11个村民......

初夏的高坪区会龙镇桂花井村,绿荫环绕、草木葱翠。5月22日,笔者走进村庄,一栋栋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村入户……昔日的贫困村悄然蝶变。

完善基础 打通“致富路”
  会龙镇桂花井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558户1888人,全村有精准识别贫困户37户126人,贫困程度较深。
  “我刚来的时候,全村只有一条水泥路,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发展不起来,青壮年劳力都远走他乡务工挣钱。”区委宣传部驻桂花井村第一书记罗德智回忆起初到村里的情景。
  交通不便成了桂花井村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村民的农产品都卖不出去。”罗德智告诉笔者,以前,农用车进村收购农产品,一趟的成本都要四五百元。
  要致富,先修路。为切实改善桂花井村交通基础设施状况,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扶持,改善交通条件。新拓宽村道路7.5公里、新建并硬化水泥路13.5公里,如今,该村实现了组组道路硬化全覆盖。
  “村里的交通条件变好了,买车拉货、搞规模化种养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罗德智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看着家门口的泥泞山路一天天发生变化,脱贫户姚秀恩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我们挑农产品到镇上去卖,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还卖不到好价钱。现在方便得很,镇上的商户开着货车直接来家门口收购。我昨天才卖了200个鸡鸭蛋。”
  除此之外,该村还整治山平塘6座,新建蓄水池8口,安全饮水、农网改造、广播电视实现了全村覆盖,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如期完成,卫生室、文化室等完善升级,村民的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硬件”改善了,产业随之发展壮大。该村大力发展花椒种植和生猪养殖产业,连片种植九叶青花椒830亩,如今已经挂果。养殖大户杨明艳牵头成立杨氏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年产值近300万元。两大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和在家村民就近就业,通过资金土地入股等方式稳定增收,同时还带动培育养殖大户3户发展生猪、小龙虾、蔬菜规模化种养。

一户一策 脱贫不返贫
  一大早,桂花井村四组村民刘兴海就在猪圈里忙碌,搅拌饲料、装桶、喂猪、打扫猪圈……刘兴海家于2017年脱贫,其母身有残疾,享受了残疾护理补贴、生活补助和低保,父亲刘中受在家搞种植、打小工,刘兴海则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收入还算稳定。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4月,刘中受下地劳作时不慎摔伤,从此卧病在床。这一重大变故让生活稍有起色的家庭顿时陷入困境。家中双亲都需要人照顾,生活的重担压在刘兴海的身上。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立即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为刘兴海争取到民政低保调标,增加其政策性收入。帮扶干部经常到刘先海家与他谈心谈话,和他一起理思路、定计划,帮他早日摆脱困境。经过大家的综合分析,开出了一张种养、劳务为一体的综合脱贫“处方”,帮助他建起了80余平方米生猪圈舍,种植了水稻、玉米、红薯等。闲暇时间,他在镇内打零工补贴家用。
  “现在浑身都是劲儿,感觉日子又有希望、有奔头了。”看着圈里的猪崽,刘兴海心里有了底气。
  三组村民姚小斌一家原本在广东打工,受疫情影响,今年滞留在家无法外出,经济来源被切断。帮扶干部帮助他们报名参加了就业培训,并联系区上工厂,为一家人提供就业岗位。如今,一家三口的工作有了着落。
  六组村民杨明亮因病返乡,家中有带残疾的子女和生病的母亲。帮扶干部不但为他争取政策性补助,还鼓励扶持他发展养殖业。如今,他家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帮助该村贫困群众摘下了穷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破陈规陋习 树文明新风
  “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引导村民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激活内生动力,也是我们开展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罗德智介绍,近年来,该村狠抓乡风文明建设,助力村民脱贫奔康。
  “党员带头,率先垂范;全民行动,清洁家园……”漫步村里,每家院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前屋后草木茂盛,随处可见的宣传栏上,张贴着“清洁家园”倡议书。
  该村还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一系列制度,改变了群众的精神风貌:村民之间闹矛盾的少了,邻里关系和谐了;谈家长里短的人少了,模范、能手、好人争相涌现。村民李祖秀跳水救人,还获得了四川省“有突出表现的见义勇为个人”荣誉称号。

东林寺村换新颜
●祝安勇
  公路、庭院硬化了、危房改造了、信号变好了、家里有自来水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6年以来,高坪区人大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高坪某部带领胜观镇东林寺村群众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村子发生了可喜变化。

基础设施大改善
  5月20日,笔者走进东林寺村,一条长16.5公里、宽3.5公里的村道路上,不时有农用车载着物资来回穿梭。
  “以前村里大都是泥土路,部分路段坑洼严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近两年来,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让百姓得到了实惠,让群众了却了‘心病’,架起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东林寺村党支书记张忠感慨道。
  “山上的池子建好了可蓄水200多方,现在我家3亩果园、200多株果树、几百只土鸡就不愁水了。”正在地头干活的村民周厚荣告诉笔者。
  中午时分,路过五组村民杨治英家,她正在洗菜做饭。“你看,这水龙头一拧,白花花的水就来了,真是方便。”杨治英笑着告诉笔者,如今,村民家家通了自来水,自来水接到灶台边,热水器接到洗澡间,“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
  据悉,针对东林寺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情况。帮扶单位积极为该村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先后新修石河堰,整治山平塘,维修观音寺水库,新建人饮集中供水工程,硬化村道公路,东林寺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

打出扶贫“组合拳”
  “我在土鸡专业合作社干活,每月收入2000元,加上家里的养鸡、养猪收入,年收入3万元不在话下。”在该村五组的土鸡专业合作社,村民黄登明正在给鸡喂食。
  “像黄登明一样在土鸡合作社、李子园基地打工的村民还有不少。”张忠说,2016年该村引进业主投入200万元,在东林寺村5组建设脱贫奔康土鸡养殖产业园,年出栏土鸡5万只。建立“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全村83名贫困人口以土地、资金入股,每年人均分红1000元。
  沿着村委会办公室门前的道路向山上走去,只见沿途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漫山遍野,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看着眼前的景象,张忠脸上堆满了笑容。“还有一个多月,李子基地将进入采收期。这几天正组织村民除草、施肥、治虫,进行最后的管护,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
  东林寺村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建立起了利益链接机制,发展了300亩李子产业。张忠说,目前是初次挂果,明年是丰产期,一棵树就能产李子30斤。按一亩70棵计算就是2100斤,每年每亩李子可收入近万元,东林寺村就能稳定增收了。
  “要发展,还得靠产业支撑。”张忠说,帮扶单位和村两委立足村情,在扶贫产业培育和发展上花心思、下功夫,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谋划特色产业。成立了东林寺村竹木种植合作社,协调资金购置竹篾加工机具18台,建立编织加工点3处,协调区女企业家协会、区农业农村局,为贫困群众举办竹灯笼编织技术培训班,让群众有一技之长,不出村组即可就近挣钱。成片规模种植优质核桃树苗1.6万余株,建起了600亩核桃产业带,规划贫困户小果园,培育长效产业,实现贫困户增收渠道多样化、实效化。

文化生活更丰富
  说起村里的改变,村民谭琴感触颇深,她是一个广场舞爱好者,以前每天晚上要想跳上一会,都得跑到场镇去,来回很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行。
  近年来,东林寺村筹措资金32万元,彻底改造破损集体房屋800平方米,硬化活动院坝700平方米,建起了村级卫生站,购置桌椅60余套、图书3000余册,新建了篮球场和健身器材,村广播室、阅览室焕然一新,能满足群众的娱乐文化需求。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