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南京律师 >> 南京动态

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我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营商环境改善提供“硬支撑”

大律师网 时间:2020-02-24
导读: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撰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日前发布,南京在全国的排名从2018年度的第九位上升至2019年度的第六位,实现较大幅度的争先进位。从“100条”到“新100条”,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撰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日前发布,南京在全国的排名从2018年度的第九位上升至2019年度的第六位,实现较大幅度的争先进位。从“100条”到“新100条”,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一招,不断创新政策、优化服务、强化落实,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持续增强,城市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一边是河西新城,一边是江北新区。

南京长江五桥日前完成全线桥面吊装,即将迎来“合龙”时刻。

以交通重点工程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缓解了城市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为营商环境改善提供了“硬支撑”,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进得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南京综合枢纽功能显著

南京欢迎您!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让客人进得来、进得便捷。

“南京是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千万级大型机场、亿吨级港口和国家级高铁枢纽的城市,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显著。”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建设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绿色循环低碳综合运输城市、C40全球城市交通领袖奖、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等荣誉。

据介绍,目前南京市干线骨架格局日趋完善。高速公路方面,我市已基本形成“两环两横八射”总体格局,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614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9.3公里/百平方公里,列全省第1位,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与此同时,我市拥江发展通道加快加密,全市已建成9处11条过江通道,初步实现十一桥隧通南北、长江天堑变通途,规划及建成通道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铁路方面,南京铁路枢纽拥有南京站和南京南站两座特大型客站,基本形成“一环两跨八线”的线网格局,铁路运营里程47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234公里,可实现与省内8个设区市铁路直通以及24个省会城市铁路快速通达,沪宁杭合形成“一小时高铁交通圈”,铁路网密度列全省第1位。

城市轨道方面,南京地铁目前运营10线、174座车站、378公里,运营里程居国内第四,日均客运量约320万乘次,地铁客运量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比例已达55%。

此外,我市长江航运优势加速提升,航空辐射范围不断扩展。南京港是最深入内陆的国际型深水海港,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唯一实现集装箱铁路与水路无缝对接的港口。禄口国际机场已达4F级,是江苏唯一千万级超大型国际机场、国内区域枢纽机场、航空货物和快件集散中心。截至2019年,共有68家航空公司驻场运营,通达国内外143个城市,远程洲际航线8条。

留得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南京城乡功能品质加快提升

企业进得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得好。

位于江宁滨江开发区的中兴通讯智能制造基地今年以来开启跑步前进模式,大步流星朝着“2020年工业产值200亿元”的全年目标进发,成为拉动我市工业新增产值的“绩优股”。

回首企业从签约落户、破土动工、工程交付使用全过程,开发区管委会水电科科长丁来宁不断感慨:“南京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电气的保供,为企业顺利投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如丁来宁所说,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功能品质加快提升。

——城市格局进一步拓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多规合一”深入实施。加快江北新主城建设,54个教育、医疗项目同步推进,“三横两纵”快速路网初步形成。编制完成紫东地区近期发展纲要。支持六合、高淳加快高质量发展,开发区对口合作等机制得到落实。

——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2019年完成主城10个片区、93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580个片区雨污分流建设,新建299公里绿道、新改建16处游园绿地。一体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4个村庄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区域联动进一步强化。推进南京都市圈、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启动共建宁淮特别合作区和宁滁、宁马跨界一体化示范区,促成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创圈创新平台。

今年4月以来,我市又推动包含“建设新都市”在内的“四新”行动计划,以战略视角、效果导向、超常手段,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奋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据悉,我市将围绕“宜居生活提品质、综合服务添活力、安全韧性补短板、基础设施强功能”四个部分,推动16个方面、260项“新都市”建设任务。2020年,计划完成棚户区危房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交通枢纽提升等方面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以上,着力打造更宜居、更安全、更人文、更现代的新都市。

发展得好:领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建设创新名城,推动产业升级,基于数字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被我市列入“四新”行动计划。

据市发改委统计,1—5月,全市新基建项目平稳推进——

今年全市共安排346个新基建项目以及30个新基建产业载体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021.9亿元。

1—5月共完成投资415.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0.7%,其中5月份当月完成投资183.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7.9%,完成投资进度超过序时要求的2倍,提速较为明显。另外152个新开工项目已有101个开工建设,开工率66.4%。

从项目类型看,5G基站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2.3%,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7.3%,人工智能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1.7%,大数据中心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8%,特高压电网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4.9%,工业互联网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33.7%。另外30个产业载体完成投资进度47.6%。从所属板块看,江宁区、溧水区等9个板块投资进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5G基站建设方面,1—5月全市新建5G基站3660个,完成年度计划的40.5%。其中江宁区、溧水区、江北新区已建成基站分别达到722个、380个和370个,占全市比重分别为19.7%、10.4%和10.1%。1—5月共有6个板块5G基站建设进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基础设施在营商环境优化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营商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市将更好发挥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