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南京律师 >> 南京动态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南京财政做好“加减乘除” 全力抓“六保”促“六稳”

大律师网 时间:2020-08-09
导读: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和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南京财政收入增幅放缓,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压力前所未有。南京财政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把抓“六......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和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南京财政收入增幅放缓,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压力前所未有。南京财政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把抓“六保”促“六稳”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确保年度财政动态平衡。

统筹调度 上半年收支实现“双过半”

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4%。面对严峻形势,财政积极调度,市区联手、部门协同,落实市政府明确的重点增收举措,努力对冲疫情减收影响,填补收入及财力缺口。对外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政策、债券及资金,对内盘活存量,推动资金、资产、资源统筹使用,做好收入“加法”。自4月起一般预算收入当月增幅止负转正,累计降幅逐月收窄至转正。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7.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4.5%,增长0.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6亿元,增长1.2%,进度50.2%。

精准发力 支出安排做好“压、减、调”

年初一般性支出压缩10%、公用经费定额压减10%、公务接待、公车购置等预算压减10%、严控预算追加、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南京财政的一系列“减法”,始终坚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节用裕民

南京财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上半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75%以上。

“今年年初预算是疫情发生前编制的,上半年的情况和要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结合情况作相应调整。我们重点在支出用途、方向、结构的优化上下功夫,坚持保基本民生普惠兜底,聚焦重点领域予以精准保障。”疫情发生以来,市财政局第一时间研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和疫情防控应急响应两个机制,优化“资金审批、资金拨付、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四项工作流程,开启国库集中支付和疫情防控物资政府采购两个“快速通道”,及时支付疫情防控保障资金12.3亿元,调度医保基金15.5亿元。加大疫情期间社会救助力度,7月1日起按5%的幅度阶段性提高临时低保救助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提升社会救助政策兜底脱贫质量。实施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和服务质量达标工程。适度调整残疾人托养服务范围,提升托养照护能力。按照“省市共建 平战结合”原则,市财政统筹资金支持市公卫中心改扩建工程建设,支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优化。统筹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100元,全省水平第一。

“六保”“六稳”最大的交叉点是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市财政在年初已统筹安排各类促进就业资金31亿元的基础上,招才揽才再加把劲、再出“大招”,又挤出10亿元,保障“宁聚计划”政策升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集聚青年优才;发放见习补贴,吸引硕博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来宁就业;奖励留人主体,激励企业发挥稳定岗位主力军作用;加大创业扶持,扩大优秀人才创业项目遴选,并相应给予财政资助……南京财政充分运用政策杠杆效应,在特殊的就业形势下创新更好发挥政府稳就业作用。

此外,市财政局积极做好稳产保供资金保障。上半年,对生产和进口防疫产品37家企业实施了奖补,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及流通企业、农贸市场等重点保供企业,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肉菜储备任务,护好特殊时期“米袋子”“菜篮子”。

提质增效 放大政策联动“乘数效应”

市场主体连接经济发展和就业消费,是保经济运转的关键环节。在做好疫情防控保障的同时,南京财政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从供给和消费两端发力“减负、输血、扩内需”。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上半年全市已累计减税168亿元左右;减免社保费138亿元,并积极落实国家延长社保费减免期限政策,大型企业延长至6月、中小微企业延长至年底,预计全年减免超过240亿元。

聚力构建财政、货币、金融、产业等政策合力,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府性基金、PPP、贴息等政策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聚集。落实“稳企十条”,制定小规模纳税人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援企资金、小微企业和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贴息三个实施细则,累计24.4亿元财政补贴加速下达到企业。扩大“宁创贷”合作范围和延长贴息时间,上半年政策覆盖范围内合作银行的贷款余额达1882亿元,比去年末净增长644亿元。统筹资金来源,保障消费券发放和“促销竞赛月”活动开展。充分发挥PPP模式补短板、稳投资作用,5个项目完成了采购前备案,7个项目进入了招标采购阶段。

坚守底线 防范风险做“除法”

在对冲经济下行、疫情影响、增支压力的过程中,南京财政积极坚持把防风险意识贯彻财政政策、财政运行、财政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积极应对财政收支平衡风险。开源节流,在构建稳固、平衡财力的基础上,做好中长期资金供需状况分析,对资金紧张或存在缺口的阶段和节点,提前做好预判和应对。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加强财政政策研究,统筹财政保障范围、水平、次序,兜牢“三保”底线,避免政府责任扩大化、无限化。狠抓预算绩效管理,深化“花钱问效、无效低效问责”。落实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牵头职责,重点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确保当期可承受、长期可持续。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