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南宁律师 >> 南宁动态

补齐短板完善机制 让更好的法律服务惠及百姓

大律师网 时间:2019-01-31
导读:随着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我市在村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展法治宣传,为村自治管理、重大项目谈判、签订重要经济合同和其他重大决策提供法......

随着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我市在村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展法治宣传,为村自治管理、重大项目谈判、签订重要经济合同和其他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等。

目前,有450名律师和209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受聘到我市村担任法律顾问,通过线上解答线下多种形式满足基层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要面临着部分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村公共法律服务积极性缺乏,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尚待完善,法律顾问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等问题。

对此,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罗旭等10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南宁市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议案》,希望我市有关部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细化法律顾问工作考核标准,加大经费投入及宣传,提升我市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水平。

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全市1769个村有了法律顾问

1月11日,居民李兰来到长湖社区居委会,把最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向法律顾问倾诉,在法律顾问的建议下,李兰很快明白问题的主次矛盾,并找到了解决办法。“社区里的法律顾问是我们的‘知心朋友’,不管是家庭纠纷,还是劳动争议矛盾,只要是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法律顾问会帮助我们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李兰说。

律师变身法律顾问进村进社区,这对于长湖社区居民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2018年以来,青秀区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树立社区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并主动联系城区法律事务中心,邀请优秀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到村,为居民搭建法律咨询平台,提供法律服务工作。长湖社区党委书记雷新卫介绍,社区为法律顾问与居民连接起便捷沟通的渠道,有效解决了困扰居民的“律师难见面、法条不了解、着手无头绪”难题,同时,社区还通过讲座、文艺汇演等形式,向居民进行普法宣传。

2017年,我市印发《加快推进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政策为依托,一系列公共法律服务举措得以实施。例如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率先在全区实现了全市1769个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将“法律超市”开在群众身边。2018年,我市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已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项目。

全市村法律顾问工作开展亮点纷呈,如横县建立三级法律顾问微信群,马山金钗镇法律顾问深入田间地头解决修路占地问题,江南区二桥南社区法律顾问利用休息日调解家庭赡养纠纷。据统计,去年1—8月,全市村法律顾问共开展法制宣传4848场次,接受法律咨询72412人次,化解民间矛盾纠纷1221件。

还有问题需要解决—— 考核机制未完善阻碍服务质量提升

虽然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逐渐建成,但尚未完善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工作实际成效难以衡量,阻碍法律服务质量的提升。

“如今,考核以律师到村时间为主,其实还应考核服务带来的实际效果。”人大代表罗旭说,由于缺乏工作考核和监督,造成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顾问单位签订服务合同后,工作严重脱节。而且司法所里的人员少,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村走访了解老百姓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受益面,工作效果只能仅凭司法所对各村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对于律师而言,要形成合理的考核机制,把形式上的考核转换为实质上内容的考核。

罗旭通过走访发现,要想真正发挥村法律顾问的作用,不仅要完善考核机制,还应从工作的经费保障、转变居民对顾问的认识等方面考虑。罗旭和其他人大代表共同提交了《关于加强南宁市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议案》,议案中针对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提出在考核方面要定期考核评估工作;对服务不到位的顾问律师采取一定惩罚措施;通过查台账、实地听取村群众意见等形式总结工作经验。同时,建立村法律顾问工作补贴的动态增长机制,加强律师管理和业务培训,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形成合力。

针对社会对村法律顾问知晓度不高的问题,《议案》建议,拓宽宣传渠道,广泛宣传优秀法律顾问和典型案例,做好总结及表彰,引导更多法律从业人员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将该议案交由市人大内司委督办。为了推动议案的办理,市人大内司委及时组织开展调研,深入横县、宾阳县、青秀区、江南区等县区的部分乡村实地走访调研,形成议案调查报告和审议结果报告,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18年5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南宁市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议案》的调查报告和审议结果报告,决定将该议案交市人民政府办理。市司法局在办理议案过程中,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积极推进南宁市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有效提升了我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水平。市司法局积极结合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月活动,利用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动员市民参与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在推动法治南宁建设中发挥市民的主人翁作用,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热潮,形成尊崇宪法、厉行法治的良好氛围。

未来要推出硬举措—— 强化监督落实好每项工作发挥好效力

切实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是强化我市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保障。

南宁市司法局副调研员朱玉清表示,近几年我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法律服务力量。从全市竞选出部分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分别与127个乡镇司法所和1769个村签订法律服务合同,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法律事务、村委决策法律评估、乡村治理法律建议、矛盾纠纷调解等司法服务。

朱玉清表示,在监督方面,将落实重要建设项目监督巡查制度,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完善项目建设质量;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运行规范》《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检查考评办法》落实情况的督查检查,确保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用好管理好,切实发挥应有作用,以最高效率最小成本服务人民群众。此外,将从完善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技术保障入手,加强综合保障,增强发展动力。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向华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联合其他部门共同推进社区乡村法律服务工作,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将对常委会作出的决定进行跟踪监督,即对南宁市现在开展的一村一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涉及的内容,如工作制度上是否健全,法律顾问律师下乡的考勤、经费补助、律师的责任心等方面加以监督,要让广大群众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法律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