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黔东南律师 >> 黔东南动态

记凯里市跨行政区域搬迁户曾纪芳

大律师网 时间:2019-09-16
导读:2019年2月28日,笔者前往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白午社区,探访易地扶贫搬迁户曾纪芳一家。  采访完毕,心情久久未能平静,为他们一家今天终于搬进到城里、并过上了一份比较安稳的日子感到十分欣慰。  一  曾纪芳,......

  2019年2月28日,笔者前往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白午社区,探访易地扶贫搬迁户曾纪芳一家。

  采访完毕,心情久久未能平静,为他们一家今天终于搬进到城里、并过上了一份比较安稳的日子感到十分欣慰。

  一

  曾纪芳,这名江西赣州籍、来自城市的客家女子,于2000年初中未毕业时,便坐火车南下广东省东莞打工,成为百万打工妹大军中的一员。那时,年轻靓丽活蹦乱跳的她,总是觉得每一个日子都是无比快乐的。

  不过,尽管还在年轻,但对生活充满着向往的她,已对未来的爱情作了初步的设计——将来必须嫁在城里,必须找个有楼房居住的人。

  然而,命运仿佛有神差鬼使的一样,她认识了来自贵州省锦屏县、一同打工、非常诚实的农村青年张松明。

  两个年方十八九岁、都来自于外乡、且一个靓一个帅的他们,由于在苦闷打工生活中都需要有人关爱。因而,一见倾心,并深深地恋上了。

  这时,她还不知道遥远的贵州究竟位于何方,也不再去考虑农村和城市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差别,甚至她还以为他的家最起码也住在乡镇上。

  当然,她更不会想到眼前这个男人会在不远的将来彻底改变她的命运。

  期间,当家中得知她竟然爱上了一个贵州农村的穷小子时,怒气冲冲的母亲曾千里迢迢地赶到东莞,硬是将她拉回了江西老家。

  然而,她楸准机会后,又跑回到了张松明身边。

  2002年冬,她跟着张松明一起来到了黔东南的大山沟里。

  在回忆起当年这段罗曼蒂克的爱情时,曾纪芳在抹掉两行泪水后,忍不住带着几分自嘲地笑容说:“那时我实在太年幼无知,头脑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总认为日子永远甜蜜下去,没有作过多的考虑。谁会想到,生活中却有着这么多的挫折。”

  她继续说,那一年,当俩人一起不远千里坐车到达锦屏县城后,又转车前往河口乡去时,她才发觉这一路上的现实状况越来越不对劲。而当车子行驶到半路上的启蒙镇上时,她立即想下车就回江西。因为,这里的情景与她心里想要的反差太大了。

  不过,男友张松明凭着好说歹说,还是把心爱的她诓住后带上了车。

  但是,更恶劣的景况还在后面呢。

  原来,张松明的家并不住在启蒙镇这里,而是住在前面更偏远的河口乡,距离县城起码有一百多公里。这儿只是走到了半路上。

  当汽车又一路上颠簸振动、七弯八拐,终于把她这个城市女孩带到河口乡时,她连下车的力气都没有了。

  然而,路途还不是到此结束,而是他的家还在前面十几公里外的一座大山上,叫里寨村,没有公路,必须走路爬上去。

  而在进到家里后,她终于看到——他的家竟是两间偏偏欲倒、到处发霉的老木房。外面是牛圈、猪圈、茅厕,里面是火坑、柴灶、旧床、鼎罐,所有家当只需掰开五个手指就数得完。

  接下来,她说:“我很长时间不敢跟家里父母透露一声”。

  二

  不过,尽管这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如意,尽管张松明的家庭处境也并不好,她却很坚信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男孩子。

  当时,她俩喜结良缘、如胶似漆的恋爱和婚姻,曾经羡煞了村里的一帮青年人。

  的确,曾纪芳,这名来自赣州客家的女子,除了对待感情特别认真外,还有着一股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客家精神,任何困难都不动摇不了她的心,这在我们下面的故事中可以证明。

  于是,一个小家庭就这么在生活的海洋中起航了,开始了他们的平平静静和自得其乐。一开始,她就学会了劈柴、烧火、煮鼎罐饭。她说,在家从没洗过一个碗的我,在第一次烧柴时就弄伤了手,一边煮饭一边哭。虽然这样,她咬着牙忍了下来。

  尤其是,就在大女儿生下来才有40天时,丈夫就外出打工,让她过上了艰辛的生活。

  接着,她又面临分家后的困境——居然连一个柴灶都没分得,只分得个火炉子,甚至大米也只分得现成的几十斤。面对家徒四壁、她也强忍了下来。

  从此,他俩一个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一个外出打工挣钱,小日子倒也过得自得其乐,老木屋里时常传出欢笑声。

  所以,在后面短短的七八年间,她又接二连三为他生下3个“千金”。

  看着可爱的孩子们一天天地健康长大,尽管生活压力比较大,尽管丈夫在外面干的是很艰辛的工种——炮工,她的心儿却也有了很多的欣慰。再说,丈夫每个月都按时寄钱回来,小日子确实也过得有盐有米、小滋小润。

  这时,已经入乡随俗的她,渐渐地爱上了这一方的山水,也逐渐融入了这一方的风土人情。她很喜欢前面那条碧波万顷、滔滔奔流的清水江,也爱上了南面那座耸入云霄、云遮雾绕的青山界。

  尤其是,从没有摸过任何农具、也从没有干过任何农活的她,居然还学会了割牛草、打猪菜、种田、收稻谷、喂猪和砍柴等。

  然而,一切变故都从2014年4月开始,那情形就像天塌下来一般。这一天,长期在工地上从事炮工的丈夫张松明,突然感到原本生龙活虎的身产生不适,不得不跑到医院去检查。

  结果,人家医院的一纸诊断书,将这个脆弱的家庭一棒击倒。原来,张松明这个一家人的顶梁柱,得的竟是危言耸听的职业病——矽肺病。

  妻子曾纪芳一听,几乎昏倒过去。这个天大的变故,让这个六口之家突然间滑进了一个黑暗的深渊中。

  老百姓有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一条男子汉竟连养活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能力都没有了,今后漫长的日子如何过下去

  三

  看来,曾纪芳一家就属于农村疾病致贫家庭中的一个典型。

  2015年,一直坚持带病打工的张松明在身体实在扛不下去了,只好回家休息。

  没办法,心力交瘁的曾纪芳,只好带着丈夫一起回到锦屏河口。

  然后,她将每天都需要护理的他托给婆婆照看,自己则孤身一人继续回到江西的电子厂打工。期间,为了多挣钱,她常常含辛茹苦地加班加点工作。

  她说,有时太累了,常常坐一会时也会打盹。

  到天冷时,她还时常牵挂——那个老木屋漏不漏风

  期间,面对外面物欲横流、花花绿绿的世界,这名客家女子始终咬着牙齿,超乎寻常的节约,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每月只敢用去生活费几百元,其余则全部寄回家。

  有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常常是不少发生意外家庭的悲剧结局。

  其间,她也看到许许多多的外来媳妇逃离你农村的现实,甚至身边还有一些姐妹悄悄暗示过她——“谁有你那么傻的女人走到哪里不都是嫁人,趁现在还年轻”。

  但是,她的心却从来没有过一丝动摇。

  每每有空时,她就打个电话回家问候他;每到夜深人静时,她只要一闭上眼,就去想孩子们可爱的样子。

  说真的,她舍不得离开这个家,更舍不得离开四个孩子。

  话说到这里,曾纪芳又噙满了泪水,吧嗒吧嗒地滴落下来。

  但是,到2016年8月时,由于丈夫病情进一步恶化,基本上不能活动了,她不得不放弃打工的生活,回到贵州锦屏河口乡的大山中。

  从此,失去了经济来源的一家人,又继续陷入新的困境,生活难以为继,黯然无色。所有的生活负担一齐向柔弱的她压来,即每天油盐柴米需要的生活费,两个大孩子入学后需要的一些费用等,弄得一筹莫展!

  这时,两个已经懂事的孩子,一致要求辍学回家,为父母亲减轻负担。所幸的是,河口中学全体师生们捐款2000多元,亲戚朋友和社会上的好心人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苦日子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煎熬着……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也就是那座全家赖以遮风挡雨的木房子,此时也很不争气地显得越来越老旧、破漏,而她也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去维修,哪怕只是一片瓦。

  不过,这位客家女子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故事,还是打动很多的乡亲们。人们都为她忠贞不渝的坚守感动着、敬佩着。

  但是,面对无可奈何的现实,这个小家庭只能听天由命。一家人四分五裂,有的在贵州,有的却远在江西,就连大年三十晚都难得团聚。当年那名曾经怀着许多美好梦幻的客家少女,今天却是一切都被狂风吹走,无影无踪。

  四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人有逆天之时!

  那是到2016年时,随着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照他们一家的实际情况,可以享受到进城居住的政策,而河口乡政府也已经多次下来动员他们移民。

  但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一家人却连自己的耳朵都不敢相信。

  毕竟,自古以来,这玉帝下请帖的天大好事,老百姓哪里听说过

  不过,他们最终还是相信了这个千真万确的事实。

  并且,锦屏县城和州府凯里市都有指标,也就是看他们一家愿意搬迁到哪里。

  终于,想来想去,她和他毅然选择到遥远的凯里市去,因为,他俩之前一次次走在求医路上已经搞怕了。为了方便丈夫张松明今后长期治疗,只有住到州府凯里市才方便。

  于是,这个穷家竟以这样一个从天上掉下的机遇,与做梦都没敢想过的凯里市结缘。

  但是,到了2017年6月,当他们接到凯里市扶贫生态移民局打来了快去领取新房钥匙的电话、当一家人真的即将搬离故土、当马上搬迁到两百公里外的凯里经济开发区时,由于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夫妻二人竟然舍不得离开老家。

  毕竟,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了多少代的地方,老百姓谁都有一份对家乡难舍难分的眷恋。就连曾纪芳这名外来的客家媳妇,同样依依难舍那栋老木楼。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意识到城里的文化背景与乡下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最担心的是——进到城里后,没田没土,就连喝一口水、上个厕所都要掏钱,一个女人今后凭着什么养活这个家

  不过,经锦屏、凯里市两地移民局一再上门做思想工作,又经过夫妻二人一番七上八下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打消了所有顾虑。

  她咬着牙齿地对他说——“走!”

  于是,噙着眼泪的她和他,带上孩子们,只拎着几个大包小包,就依依惜别了老家,离开了老屋子,乘上汽车,从偏远的小山村里来到了凯里市。

  在来到凯里经济开发区后,根据凯里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和白午社区的安排,他们一家住上了社区内B区一期3栋2单元23楼、共有面积120平方的新居里。

  当第一次战战兢兢乘上电梯进到新屋里,当看到宽敞而又明亮的一间间新居室,当意识到已经置身到了崭新的高层建筑上时,仿佛从草窝跳进了金窝中的他们,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直到当她用手轻轻抚摸着四周洁白的墙体时,才相信这已是雷打不动的事,内心不由喜极而泣!

  当一家人又走到阳台上,当第一次看到楼下渺小如蚁的人群时,他们第一次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

  按照国家规定的补贴标准计算,他们6口人所得安置房成本价为13.44万元,再按照政策享受易地搬迁补助12万元和旧房拆除奖励9万元,共计21万元,同时通过市政府按每平方米200元发放装修奖励1.8万元,居然没有花一分钱就顺利入住。

  这就意味着,从此,他们一家进城的梦想已变为铁打不动的实现,多灾多难的命运终于变成好梦成真,“农村人”的身份变成了“城里人”的身份。

  接着,领导们很关心他们一家的到来,一次次上门给予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温暖如春,倍感亲切——

  白午社区看见他们的家当少得可怜,送来了一台60英寸的电视机;开元集团也送来一张崭新的床铺,让一家六口得以安顿。

  接着,两地的县移民局都雪中送炭——锦屏县移民局的领导在前来看望他们一家时,送来1000元;凯里市扶贫生态移民局的领导也来看望他们一家,并送来2000元。

  再接着,凯里市和凯里经济开发区的领导都上门看望他们,并送上700元。

  这时,两个远在赣州的孩子也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

  她说,当看到生活突然发生这么大的改变时,出于内心感激,再没有钱,她还是去定制了几张锦旗,赠送给这些单位。

  于是,这个新来的家又开始了它们新的航程。

  五

  然而,刚到凯里市不久,健康状态急转直下的张松明在到州医院治疗时,却得到院方的通知——必须马上转到重庆的大医院医治。

  这无异于给妻子曾纪芳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因为初来乍到的她就连一家人吃的喝的都还考虑不过来,现在又让举目无亲的她到哪里筹集出一笔高昂的治疗费

  所幸,得知消息后,凯里市、锦屏县两地同时开展起了两场献爱心活动。凯里市扶贫生态移民局、开元城投集团公司、锦屏县移民局、河口乡人民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好心人纷纷捐资,共捐出5万多元,向这个不幸家庭伸出一双双有力的援手。

  但是,在到重庆医治一个月下来后,由于丈夫的病情已经进入了恶化第三期,一时难以康复,她又将他带回凯里市。

  现在,丈夫张松明每隔两三个月都要到州医院或四一八医院住院,每天都必须有药物维持。算起来,他们到凯里市后就已进进出出医院一二十次。每一次,都需要她当妻子的形影不离地悉心照料。不过,这比原来远道求医的状况方便了很多很多。

  又好的是,由于国家有可以报销百分之八十医药费的规定,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一家的负担。

  六

  曾纪芳最焦虑的还是一家人今后的生计,也是所有移民们最关心的如何融入城市新。

  她说,“刚到这里的那段时间,面对经常空空如也的厨房,我每天做什么事都忙得只敢睡到两个小时,有时上下楼梯都要打瞌睡,当电梯一停时,自己才会突然醒来”。

  好在根据国家低保政策,当地政府给他们一家六口办了贫困卡,并领上低保,每个月可得到3000多元,算是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她说:“如果没有低保,我一家人根本过不下去。”

  好在凯里市扶贫生态移民局的领导帮助孩子们办理了入学手续,四个都得以进到新的教室里。他们同时读高中、初中和小学,而读高中的只收420元,读初中的还补助625元。由于学校距家近,孩子们上学很方便。她说,她们都很争气,有的经常拿奖状回来。

  又好在凯里市扶贫生态移民局帮助办了个小售货亭,每天可以零售酒、水等小货,并免三年费用,每天可赚30多元。

  还好在,社会上好心人和孩子们的学校经常赠送衣物,让他们减少一笔很大的开支。

  此外,根据社区和就业部门的安排,她先后参加过几次手工的培训会,为今后自食其力做好准备。培训期间,每天还可以领到40元补贴。

  她常常激动地说:“我们全家把各位领导们当亲人看,一有什么困难就想起他们。张局长、赵书记一听到我们有困难,能解决的都会及时帮助”。

  看着一家人有了改变,看着孩子们学习争气的样子,她的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脸上重新绽起久违的笑容!

  说到这里,曾纪芳又是克制不住,再次掉出泪水。

  她说:“我们这么贫困的一家,想不到能够进到了城里,圆上成为城里人的梦,并享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这是祖祖辈辈连想都不敢想的。我从内心上很感谢政府,很感谢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七

  今天,尽管丈夫已经进入矽肺病的晚期,自身已完全不能自理,喘气很困难,每一个月都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医治,因此护理任务越加艰巨,但对年刚36岁的曾纪芳来说,她依然用一颗炙热的爱心,演绎着生死相随、永不言弃的爱情。

  她说:“只要他活着,我就有丈夫,孩子们就有个完整的家。毕竟,最痛苦的日子已经闯过来了,再说今天带他上趟医院很方便的”。

  听到这里,笔者的耳边不由响起了这样的一句话——

  “爱情是什么它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在我身边……”

  看着眼下的小日子已经渐渐稳定下来,她特意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远在江西赣州的父母。当年迈的老人特意来到凯里市看望他们、当见到其乐融融的一家时,算是落下了心。

  这时,我才发现,曾纪芳流出的已经是幸福的泪。

  她说,远嫁他乡这些年,今天终于感到活得有“尊严”二字。

  采访结束后,当我站起来准备离开时,这才发现,由于受到眼前这名坚强女性的故事深深感染,自己的双眼竟然也忍不住潮湿着。

  乘车离别她家时,望着窗外一排排不断向后退去的高耸移民安置房,又抬头遥望远方的天际,我发现,在久寒未晴的天空上,一抹鲜亮的红霞正在破云而出,染红了半个天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