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泉州律师 >> 泉州动态

共享扶贫驿站助力 “山顶村”有了盼头

大律师网 时间:2020-08-12
导读:共享扶贫驿站助农脱贫增收共享扶贫驿站留守老人免费享用大锅饭,其乐融融。品质好、原生态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受市场热捧,但农户也遇到销售无门、收入不稳定的困境。永春蓬壶镇共享扶贫驿站随之落地,在近一年的运作中,......

共享扶贫驿站助农脱贫增收

共享扶贫驿站

留守老人免费享用大锅饭,其乐融融。

  品质好、原生态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受市场热捧,但农户也遇到销售无门、收入不稳定的困境。永春蓬壶镇共享扶贫驿站随之落地,在近一年的运作中,驿站每月通过电商平台,能带来最高11万元的农产品销售额,贫困户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也助力村集体收入,“空心村”也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领工资”种植小黄姜 聋哑村民准备盖新房

  “我再多干几年,就能攒钱翻建新房了……”30岁的蓬壶镇都溪村盖德自然村村民柯明证,看着山坡上自己种植的山地小黄姜长出嫩绿的苗叶,向舅公柯汉成比画着手势。

  盖德自然村是蓬壶镇都溪村最偏远的一个角落。柯明证先天聋哑,自小未走出大山,未能娶妻,和年近七旬的老父亲及收养的女儿相依为命。此前他仅靠编织较为粗糙的竹制品和领取残疾补助勉强度日。

  去年,蓬壶镇共享扶贫驿站正式启用后,通过承包种植爱心乡贤购买的山地小黄姜种植地,吃苦耐劳、体力又好的柯明证有了用武之地。首批试种后,柯明证领到了近万元的种植工资。

  今年,柯明证再次承包11亩小黄姜地,每亩收成预计8000斤到1万斤,除去黄姜种子成本,将给他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

  多年从事公益帮扶的都溪村乡贤柯添来,主动对接承担了驿站的运营。他表示,小黄姜相比普通生姜,营养价值更高,也是女性坐月子滋补佳品。通过驿站的平台,将收成的黄姜研磨成粉后再包装打入市场,前景可观,今后将给更多村民带来较为稳定的种植收入。

  6个贫困村抱团发展 数十吨李子销售一空

  泉州晚报社记者、市派永春县蓬壶镇都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丰晓飞介绍,永春蓬壶镇都溪、东星、高丽、高峰、丽里、美林6个贫困村底子薄,村子又多是远离镇区的“山顶村”,就都溪村来说,3000多人的在籍人口,常住人口却只有300多人,多是老弱病残,独立发展项目困难重重。

  为此,该镇6位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头脑风暴”,决定通过抱团方式,发起成立蓬壶共享扶贫驿站,6个贫困村与泉州一家农业公司合作,在泉南高速蓬壶出口附近设立农产品展示馆,并成立电商平台,由爱心乡贤组建团队负责运营管理。社会爱心人士通过线上平台,向贫困户下达农产品爱心订单,从而把偏远村的优质农特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进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如今,依托驿站的电商平台粉丝数近5万人,长期下单爱心人士有上百人。通过驿站收购包装、线上销售的农特产品已达到257种,除了“原汁原味”农产品,驿站还迎合市场,推出“红米米粉”等概念产品,拓宽销路。

  今年疫情期间,线下农产品销售普受影响,一开始村民们也为李子滞销而发愁,但通过驿站及时联系到晋江食品企业,提前达成收购李子意向,当季数十吨李子销售一空。

  “输血”变“造血” 青年返乡唤醒“空心村”

  “共享扶贫驿站让村民和村财‘双增收’,对贫困户是扶志,也是扶智。”丰晓飞表示,依托驿站打造认购模式,全镇20多户贫困户接到鸡鸭羊等“爱心订单”,每月都能从爱心人士处领到固定的养殖工资及费用。在平台的月销售额中,有三分之一销售量为认购订单。

  共享扶贫驿站将着力为蓬壶镇打造一个集电商销售平台、电商培训为一体的“蓬壶镇电商孵化园”。“农民网红培训基地”已在近期启用,首批就有30多名中青年农民报名培训。这不仅有助于带动本地农产品开拓网销之路,更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反哺家乡。

  蓬壶镇党委负责人表示,依托驿站形成“抱团”发展扶贫新模式,给项目,给就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让贫困对象在劳动中获取报酬,增加收入,使“扶贫先扶志”落到实处,既维护贫困对象的尊严,又防止返贫发生,让扶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今后,这些偏远角落的“空心村”,有望变成富有人气的“聚宝盆”。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