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台州律师 >> 台州动态

朱砂红的故事

大律师网 时间:2019-03-24
导读:各式果桶朱红器物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后来,朱红演变成驱邪、祈福的主色调,以致成为喜庆和富贵的象征。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为躲避金人追捕,两次驻跸章安,共二十天。在这二十天里,台州的老百姓演绎出了......

各式果桶

朱红器物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对生命的敬畏。后来,朱红演变成驱邪、祈福的主色调,以致成为喜庆和富贵的象征。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为躲避金人追捕,两次驻跸章安,共二十天。在这二十天里,台州的老百姓演绎出了动人的故事“麦碎饭淘鸡汤”,于是,“台州女子出嫁,半副銮架”,便有了漆红涂金的台州红妆。

台州红妆,是国内漆红涂金的朱红器物中一颗瑰丽的珍珠!

朱红圈椅

“发嫁资”,

十里红妆的俗世红尘

前一阵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热播,电视剧里多次提及“十里红妆”。其实,以前的所谓“十里红妆”主要是形容“发嫁资”习俗和表示嫁妆的丰厚,并不是实指嫁妆实物。

明清时期的台州一带,男女婚姻礼仪讲究“六礼”,“发嫁资”勉强属于“亲迎”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却是婚俗中最有看头、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女方娘家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嫁妆豪华得惊人:床、桌、器具、箱笼、被褥等卧室用品一应俱全,锅、碗、瓢、盆、篮、桶等日常生活所需无所不包;有的人家还把大量山林、土地送给女儿作嫁资。因此,台州嫁女,有“红妆十里、良田千亩”之说。这些嫁妆除了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以及女红用品等细软物件在迎亲时随花轿发送外,其他置办的嫁妆一般是在婚期前一天,由女家的亲戚和宗族中的男丁送往夫家,叫“发嫁资”。蜿蜒数里的“发嫁资”队伍经常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十里红妆”由此而来。

有句话叫“有钱人家嫁女儿,中等人家送女儿,穷苦人家卖女儿”,说的就是嫁妆的多寡。真正把婚嫁中的朱红器物叫做“十里红妆”,其实也就这十几年内的事情。

朱金虎腿小供桌

朱砂,

“中国红”色彩的主要来源

十里红妆,最核心的色彩元素是“红”。

专家考证,我们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存在“红色崇拜”,如太阳崇拜、火的崇拜、血的崇拜等。据考古发现,27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宫廷地面就被涂了红色,作战时喜欢红色的战马,祭祀时喜欢选择红色的牛,他们认为红色可以鼓舞士气,象征祥瑞。到了汉朝,红色被演变成了高贵的象征,汉高祖刘邦将红色定为皇家特用颜色,皇帝与皇后所穿的服装以红色为主,士兵们的战袍也是红色的,就连宫门的柱子也被染上了红色。到了明朝,由于皇帝姓朱,所以红色更是被尊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红色崇拜,从史前文明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朱砂,是一种硫化汞矿物质,粉末呈红色、不易褪色。由于红色纯正、亮丽,加上最初时取之简便、易得,所以,它成了从古至今“中国红”色彩的主要来源。

我国利用朱砂作为红色颜料,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彩陶中的一些装饰就是用朱砂勾画的,如距今7000年左右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就有多处发现;在距今6000多年的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发现的漆碗,也是用朱砂涂饰的。因此可以确定,我国先民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在彩绘陶、木器上大量使用了朱砂,后来逐渐普及到了祭祀、礼仪、生活等各个领域。

朱红挂件架子

“朱砂红”,

美丽的婚嫁故事

十里红妆中的“红”指的就是朱砂红,红妆器物外表的红色涂层,主要成分就是朱砂。它是把朱砂矿碾磨成非常细小的粉末掺在大漆中,一遍又一遍地涂在器物表面,从而形成了极其亮丽动人的红色。朱砂红,艳而不俗,且能经百年而不褪色。

台州红妆的器物,通常用纯正的朱砂调和大漆做漆面,色泽红火热烈。装饰色调常配金箔和石青、石绿、石黄、花青、藤黄等纯天然矿物、植物颜色,使得器物整体显得喜庆热烈、富丽华贵。

十里红妆的盛行,具有它的世俗意义。古代女子生活在高墙大院里,足不出户,缺少交往和锻炼,因此不管是身体和精神都比较疲弱,平均寿命较低;出嫁,更是意味着要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未来一无所知、无法预料、没有保障,这状况足可以用前途未卜来形容。另外,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普遍处于弱势,加上封建礼仪制度的约束,女性的无助感比男性要强烈很多。流行于台州的《哭嫁歌》就是这种情形的体现,它的歌词是父母告诫女儿嫁入夫家以后所要遵循的一些规矩和原则。因而在明清时期,朱砂涂饰的十里红妆——这种美丽、吉祥又能驱邪、治病的器物,深受女性和整个社会的喜爱。它最深层的意思是表达了父母对女儿的浓浓爱意,他们想要用物质财富来提高和巩固女儿的身份和地位,让她在夫家不被轻视或欺侮,能够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

据说,以前大户人家的“嫁资”,从衣服细软,到厅堂、房内器具应有尽有。内室的家具,有千工床、房前桌、红衣橱、床前橱、衣架、春凳、马桶、子孙桶、梳妆台等;外房的家具有圈椅、大圆桌、酒桌、八仙桌、案桌、茶几等;另外还有杭州篮、梳妆盒、果桶、桶盘、圆鼓桶等。多的上百件,少的几十件,有的连棺材都要嫁过去。这样一整套的红妆,往往是在女子孩提时代就开始准备,在十几年的期盼和憧憬中,渐渐地丰富和齐备,几乎每一件器物都蕴含着一个女子对自己另一半的美好想象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包含着父母乃至家族对她的祝福和关爱。

朱红雕虎腿梳头盒

台州红妆,

承载历史和文化的长物

十里红妆之所以传承不息,主要是它具有实用价值、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它既是实用器、观赏器,同时又是一种礼器。

红妆器物不管是形状、色彩还是名称都含义美好,亮丽的朱红色调,不仅寓意喜庆、吉祥,还能给人以希望、勇气和力量。在台州,虽说台州红妆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但结婚必须要置办朱红器物的习俗则是明清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最为鼎盛。那时,即使在物质匮乏的一些山区,实在用不起朱红器物,也会想方设法在器物的醒目位置少量使用朱砂,聊胜于无。

朱砂经过长期开采,渐渐稀少,成为了贵重之物。俗话说“一两黄金三两朱”,说的是三两朱砂的价钱和一两黄金的价钱相当。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产一颗朱砂晶体,重约30克,售价为1500美元,此售价为朱砂晶体在国际市场的基础价格。据一些民间老艺人说,国内可用于红妆的纯正朱砂在民国后就已经资源枯竭。台州最后一批十里红妆上的朱砂,还是用鸡血石磨成粉代替的。

现在,一些十里红妆器物被人们拿来布置在居家、酒店、会所,成为了能够融入生活、活着的古董。十里红妆的不可再生性,使其成为了稀缺资源。在台州、宁波、杭州、绍兴等地,一些明清时期朱红纯正、器型漂亮的红妆器物深受追捧,特别是产于台州的一些红妆器物,如临海花鼓桶、临海桶盘、天台锦窗、三门圈椅、三门花板、黄岩果桶等,经常一物难求。

如今的台州红妆,正以装饰品、艺术品、收藏品的身份,进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它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包含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悠远的江南文化,承载了台州人的乡愁。台州红妆,流传有序的江南长物。

朱红针拔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