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台州律师 >> 台州动态

探幽陆宅岭

大律师网 时间:2020-01-23
导读:爬山的爱好,由来已久。记得三十多年前的一个正月初一,我与朋友三人,从临海杜桥凤凰山出发,顺着山巅,一路向东,披荆斩棘,到达连畔岙里的红洞白洞,全程大约走了两三个小时。这个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上月22日,冬......

爬山的爱好,由来已久。

记得三十多年前的一个正月初一,我与朋友三人,从临海杜桥凤凰山出发,顺着山巅,一路向东,披荆斩棘,到达连畔岙里的红洞白洞,全程大约走了两三个小时。这个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上月22日,冬至,阴天。路过杜桥铁路头山边,见山脚一座新造的路廊,涂刷着温暖的橙黄色,醒目而明快。廊里墙壁竖满了石碑,刻着舍钱修缮陆宅岭的善人姓名。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块叙述此地历史的碑记。

细数杜桥周边的山岭,也走过不少,有西岙的马岙岭、蔡岙的东岙岭、上王的炭岭、黄界山的盘松岭、惠因寺的寺岭、东堂的治庆岭、后山岭的佛头洋岭、白莲的东山岭、武坑的南门岭、桐峙山的西坑岭等。

陆宅岭却没有去过,有探访一下的冲动。看看时间,下午一点,来回一趟大概没有问题。

据《杜桥志》载:陆宅岭,位于铁路头陆宅往北翻过陆宅山至雉溪双井头的古道。陆宅岭历史上两边都住有人家。

铁路头,这个地名,有两种说法。《临海市地名志》说,古时这里为海涂,有条铁锚形的路;人们下海,把鞋脱在路头边,之后成村落,就叫“脱路头”,谐音后成“铁路头”。《杜桥志》说,因靠近海边,群众落海靠自制“脚踢”作交通具,故名“踢路头”,后来,逐渐演变成“铁路头”。正在建设的台金铁路,将从陆宅岭中的山体穿过年间,又迁住至三石陆宅山。清康熙十三年,陆临川迁三石炮台上岙。沧海桑田,世事多变。陆氏曾是大户人家,现在却成小众,世居陆宅山祖宅的几户也移住在铁路头村中,惟有陆宅岭的地名诉说着悠悠往事。

雉溪发源于白岩影和金竹坪,经岙底陈、岭根、佛头洋、注入童燎水库,再出东山、滥江塘、下洋陈、开山坝,入桃渚港。人们把这片流域叫雉溪乡,后并入杜桥办事处。双井头,因村头有眼泉井,井内径又大,为了方便打水的人,上面建了两个井口,因此,村以井而得名。

双井头、铁路头这两个地名历史悠久,早在清雍正所属乡庄里就有记载。

沿着规整的上山台阶,初冬的落叶飘飘洒洒,路上鲜有人迹,间有鸟语喳喳。这条岭太冷清了,被大风刮倒的树木,横七竖八,倒在路上,无人打理;路边坟墓密集。

走了半个多小时,到了山顶。

站在岭头,心旷神怡。阳光在乌云中穿过,透出一片光亮。举目四望,城镇村落,高楼矮舍,尽收眼前。国道351、沿海高速像一根根飘带往东西南北间延伸。远眺南边的台州湾,轮船穿梭;台州电厂烟囱和在建的第一高楼,直冲云霄。横跨两岸的大桥,像一架巨大的竖琴。

往北下去就是双井头村。其路为旧时乱石砌成的原始古道,由于行人稀少,杂木疯长,路边浮泥泛起,爬满青苔。加上藤蔓丛生,遮天蔽日。

北面的雉溪江上,江渚片片,碧水环绕。前人有诗《雉溪晓霁》,赞美其风光:“观音岩下雉名溪,峭壁悬窠产锦鸡。麦秀阴中闻雊唤,桑柔影里听鹪啼。三竿丽日花俱发,十里香风草正齐。弋取何人思媚妇,援弓驰向石梁西。”

放眼远望,雉溪周围群山绵延。山中的白岩洞、阿弥庵、雨花洞、金仙洞、雨伞庵历历在目。早在清乾隆年间,贡生、涌泉人冯赓雪所著的《台南洞林志》中就记载着雉溪六洞,分别是雨华洞、金仙洞、双莲洞、碧云洞、琼华洞、峥嵘洞。这里岩壑幽邃,山中多洞天石室。白岩山南边的绿云山,为清康熙九年僧人南麟所建,山上有丹凤、蟠龙两峰,以及宝印、弥陀、狮、象等岩。当地传说,南麟钟爱此山,竖一伞诵经,旁边有二虎侍卫,后来庵建成,遂名雨伞庵。后人以崖上多云气,更名为雨山庵。如今改名为庆国寺。

天色渐渐暗下来。饱览了风光,我兴尽而归。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