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风云榜

无人驾驶汽车路测有法可依 发生交通违法如何处理

来源:法律风云榜 大律师网 时间:2018-04-13 浏览:
导读:包括无人驾驶汽车在内的中国互联网汽车的路测政策瓶颈终于被打通了。

无人驾驶汽车路测有法可依 发生交通违法如何处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制定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12日发布,5月1日开始施行。《规范》对测试主体、测试车辆、测试驾驶人、测试过程管理、测试道路,以及测试期间发生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如何处理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出台后,各地各类智能汽车展开路测将有法可依,不再有“违规”的尴尬。

  公安部相关专家在“中国人工智能+交通发展论坛”上表示,《规范》已经酝酿了两年多,千呼万唤落地之后,必将大大加速中国互联网汽车产业的发展。另据记者了解,工信部接下来将加快制定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对于测试主体,《规范》要求具备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凭证,以及每车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凭证或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

  无人驾驶汽车路测新规发布 发生交通违法如何定责

  《规范》明确,测试期间如发生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应当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认定当事人的责任,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规范》所称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通常被称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据了解,测试车辆是指申请用于道路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辆,不包括低速汽车、摩托车。《规范》要求测试主体须具备对测试车辆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的能力。

  《规范》指出,测试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8个月。测试主体应每6个月向出具测试通知书的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交阶段性测试报告,并在测试结束后1个月内提交测试总结报告。

  据悉,未来相关部门对互联网汽车的政策支持仍会持续。工信部下一步将依托专项委员会,加强协同,加快制定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建立融合汽车、信息通信、道路设施等内容的综合标准体系,完善测试验证、技术评价、质量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LTE-V2X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部署和应用,促进5G与车联网融合发展;健全安全机制,保障关键环节的信息和网络安全;促进多领域协同创新,务实推动产业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新时代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战略制高点。”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中国制造2025》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我国主流乘用车企业已在加快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自主供应链体系正在构建,互联网企业与汽车行业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同时,上海重庆北京河北浙江、吉林长春湖北武汉、江苏无锡等地已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积极推动半封闭、开放道路的测试验证。北京市、上海市先后发布了地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划定了第一阶段开放测试道路,并发放首批测试号牌。重庆、保定也相继发布了相应的道路测试实施细则。

  “安全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第一要义,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最直接效益所在。”辛国斌说,要把握道路测试安全底线、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