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律师 >> 中山动态

建诤言助力重振虎威 献良策促高质量崛起

大律师网 时间:2020-06-10
导读:5月26日上午,政协中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发言大会。来自各民主党派和市政协香港组、澳门组的9位市政协委员进行了大会发言,市工商联、知联会和部分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书面发言报告。发言人围绕优化营商......

5月26日上午,政协中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发言大会。来自各民主党派和市政协香港组、澳门组的9位市政协委员进行了大会发言,市工商联、知联会和部分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书面发言报告。发言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平台建设、破解土地之困,关注“后疫情时代”等主题,为助推中山重振虎威,实现经济高质量崛起献良策;为我市依托“双区驱动”战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诤言。

○关键词: 重振中山虎威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协委员、民盟中山市委会委员张舒广代表民盟市委会发言时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对解决我市实体经济当前的困难与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我市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民盟市委会建议,我市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讲解数字经济,增强数字化转型意识;推进5G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制定数字人才发展战略,着力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顶尖人才、创新团队,同时加大力度培养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具体产业融合方面,建议我市以制造业为重点,一方面以专业镇制造业为突破口深化融合力度,同时鼓励和支持中山制造企业加快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创新制造模式助力网络化智能化生产;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此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顶层设计层面出台发展战略和重点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数字经济在各领域的应用,以数字经济促进中山高质量发展。

●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山市委会委员黎雪林代表农工党市委会发言时认为,我市破解土地碎片和产业升级难题,核心在于加快推进低效、低端、低质的工业园区提质增效,盘活存量土地,拓展发展空间。建议中山以工业园区改造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尽快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农工党市委会建议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低效厂房升级改造工作专责领导小组统筹园区改造工作,市、镇、村三级联动,部门协同配合,逐步建立完善相关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按“先决策,后手续”方式优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投资和时间成本;以编制新一轮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市镇联动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低效厂房改造整治提升规划;针对现有低效厂房土地产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的现状,建议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支持,打破现有政策限制,盘活利用存量低效土地资源;建议强化政府主导,开展低效厂房连片升级改造试点示范,改变土地利用碎片化的发展形态;同时,设立低效厂房升级改造专项资金降低企业改造成本;建立低效厂房升级改造工作督查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推动工作落实。

●破解发展瓶颈,助推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山市委会委员邱晓明代表九三学社市委会发言时认为,科技型民营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能。推动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市“重振虎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九三学社市委会建议,我市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议通过优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建设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和强化对企业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等方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借鉴上海经验,设立科技型民营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推进科技型民营企业“倍增计划”,可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00家企业作为试点,;同时聚焦我市重大战略实施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平台建设需求,精准引进包括优秀科技型民营企业家、技术人才在内的各类急需紧缺人才;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投资科技型民营企业。

●注重惠企政策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山“交通攻坚年、项目落地年、稳企安商年”,加大稳企安商力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但从中山经济发展态势、与周边城市横向对比、企业家对惠企政策的反映来看,我市惠企政策还存在优化空间。

对此,市工商联向大会建议,我市要把“保市场主体”作为落实“六保”任务的根本着力点,首先通过多种方式的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掌握企业政策需求,根据企业的痛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制定含金量高、企业能感知且获得感强的惠企政策 ,及时将企业的共性需求上升为普惠政策,推动形成可持续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推动惠企政策落地,亟待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建议通过统筹产业、科技、财政、人才、环保等政策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大力扶植大企业、骨干企业的同时,通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财税支持、投融资、创新平台、项目孵化、专题培训等服务,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建立惠企政策信息集中公开和推送制度,促进惠企政策加快落地。在政府部门依法履职时,建议推行预先提醒、主动指导、及时纠正的工作制度,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置民营企业有关问题,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我市吹响了“重振虎威”的号角。中山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认为,贯彻落实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重振“中山虎威”的关键。

市知联会建议,我市一要统筹空间加快载体建设,汇“重振虎威”科技要素。加强对产业空间的信息化管理,高水平推进我市战略发展平台建设,统筹完善全市产业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做好存量升级。二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注“重振虎威”内生动能。通过继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以成果双转激发我市传统产业动能。三是做好“融服投”,建“重振虎威”创新环境。通过从资金、人才、中介机构、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快融合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我市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及成果保护体系等,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增加创新投入,建设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并构建“接地气”的科技成果交易服务网络等。

○关键词: 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双区驱动”战略促进深中融合发展

政协委员、民革中山市委会委员周礼坤代表民革中山市委会发言时认为,重振中山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我们必须加快构建湾区一流的营商环境,依托“双区驱动”战略促进深中融合发展。

建议我市要强化服务意识,可借鉴并引入深圳一体化“整体政府”模式,推动中山市政务服务“秒批”改革,探索建立“容缺审批”制度,推进深中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议我市设立“深中产业合作办公室”,聚焦新基建产业链,尤其是5G、城市轨道、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等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相关高端产业项目,促进深中产品、技术、人才、项目、资本等创新要素对接,推进湾区人才联合培养和协同创新。同时,就如何增强深中融合发展后劲,民革中山市委会建议我市加强要素保障,加快镇村低效工业园区改造,通过搭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立传统产业纾困基金等提升融资可获得性;抓好生产环节公共服务,重点建设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共享设计、两化融合等一批平台,循序渐进完善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易裁剪、智能打磨等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党员杨绍平代表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发言时认为,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具有产业链齐全以及区域位置等优势。当务之急是加快产业平台建设,将其打造成集聚产业创新要素的东部环湾创新发展带和西部优势产业升级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加强产业平台建设的统筹协调,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对全市各产业平台各园区的建设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推进;优化整合土地等要素资源,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使用“全市一盘棋”机制,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为项目落地腾出土地指标,大力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建立项目、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跨镇、跨园区流转机制。产业集聚如何培育做强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建议按照产业平台的规划与定位,遵循“龙头带动、链条延伸、要素集聚”的思路,着力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此外,建议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资源落户中山,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央企在中山设立科研创新平台。

●携手香港“并船出海”, 共拓“一带一路”商机

2019年,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57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但同时,中山企业面临对外交往能力不强、国际信息不灵、应对风险能力不高、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市政协香港组认为,中山在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香港国际化资源及平台优势,解决中山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对的突出问题。

政协委员阮建周代表市政协香港组发言建议,中山市政府与香港贸发局、香港投资推广署合作,在香港举办“中山创造”贸易投资推介会,借助香港国际商贸中心的平台优势,打造中山企业品牌形象;由中山市政府牵头,在香港设立一带一路投资服务站,为中山企业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政策咨询服务,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充当中山企业“走出去”的引路人。同时,可通过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香港企业、商会、社团作为联络员,将中山专业镇的拳头产品更好地向“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市场推广;积极参与香港各界活动,与香港企业家“并船出海”。

●建立常态性机制,促进澳门中山青少年文化交流

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离不开文化认同。政协委员韩子天代表市政协澳门组发言时希望,中山与澳门建立一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的工作机制,通过带动澳门青少年回中山参观交流,加强他们对中山的认识,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市政协澳门组建议,一是建立常态性机制,带动澳门中山籍青少年返乡认识中山;规划一批相对固定的文化、历史、体育、旅游、科技、现代农业参观考察路线。二是对于澳门与中山两地的共同文化历史资源,如孙中山故居、郑观应故居、岐澳古道等,建议统筹确定两地共同文化历史资源的讲解内容,并培养两地青少年讲解员。三是对于澳门的中山同乡会为澳门中山籍青少年设立的相关奖学金,可将颁奖仪式设在中山各镇区举办,并由所在镇区的领导亲自颁发,为澳门中山籍青少年创造更多到访家乡的机会,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关键词: 寻机“后疫情时代”

●关注“后疫情时代”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动向

政协委员、民建中山市委会委员蔡先全代表民建市委会发言时认为,在历史机遇面前,我市健康医药产业存在创新能力不突出,产业特色不明显及对产业发展趋势研究不够等不足。

民建中山市委会建议,我市一方面应利用构建国际化创新型健康湾区的机会,依托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深圳对接,密切跟踪深圳医药产业的创新进展,力争其创新政策更多在我市复制推广;利用好深圳“龙头”作用。鼓励医药领域“独角兽”骨干企业到我市创新创业,成为我市创新的“源动力”。

作为与新冠病毒疫情最为相关的行业之一,健康医药行业将面临许多变革。民建市委会建议我市重视并深入分析“后疫情时代”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动向,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和更多“国字号”和“省字头”评审、检测认证基地落户中山;同时,重点抓好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吸引更多企业来我市孵化。

●全面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打造民生经济新增长点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构建现代服务体系,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政协委员、民进中山市委会委员杨国明代表民进中山市委会发言时认为,对中山而言,发展家政服务业,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也是重振虎威、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的有力抓手。

民进中山市委会建议,我市应加强家政服务业的组织引导,推动制订家政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推动家政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提高行业组织化水平,引导家政服务产业与养老、托幼、托育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把家庭服务企业纳入工商业准入规范,建立企业资质认定制度,建设家政服务信用平台,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同时,建立家政服务职业化的长效机制。

●着力用好政策“组合拳”,加快经济复苏

受疫情影响,我市1-3月经济指标出现较明显下滑,服务业首当其冲,中小微工业企业经营亟待“扶一把”,农业因时令季节因素受到冲击。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市政协委员王开兵向大会提交书面发言建议,我市应着力用好政策“组合拳”,加快经济复苏。

王开兵建议,我市一方面是要积极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建议中山在全省率先研究并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挖掘孙中山文化带旅游资源禀赋,适时研究推出旅游餐饮消费套票;着力发展线上销售,以社交营销等新模式带动小家电、灯饰、红木、服饰等产品销售等。同时,建议我市制定进一步的纾困措施,扶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如创新设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与中山金融控股集团、中山农商行等开展风险补偿业务合作,通过贷款贴息方式,解决企业临时性资金困难。在复耕复产方面,王开兵建议,我市出台鼓励农业生产的专项补贴政策,增加对农业的基础设施投资,拓宽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科技助农。

●推动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新冠肺炎治疗方案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中效果明显。市政协委员缪灿铭向大会提交书面发言中介绍,我市拟定的2个具有中山地域特色的协定处方,并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采用中药及早干预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在省内名列前茅,全市无死亡病例、无医护人员感染。他建议我市应重视中医药在防病治病和健康养生中的价值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缪灿铭建议,我市应借鉴深圳等地的立法经验,立法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力度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建议在筹建中的中山科技大学成立中医学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健康产业基地、华南中医药城的产业优势和中医院的临床实践优势,促进中医药学与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中医又懂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