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法律规定的资产重整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3-10 浏览:
导读:在破产法体系下,资产重整计划是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调整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权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以挽救困境企业。该计划详细规定了债权分类、清偿顺序、清偿方式、经营方案以及股东权益调整等内容。

法律规定的资产重整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资产重整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债权分类和债权调整:按照破产法规定,债权通常被划分为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劣后债权等类别,并在重整计划中明确各类债权的认定标准、清偿比例及清偿时间。

2. 清偿顺序和清偿方式:重整计划需要明确规定各类债权的清偿顺序,通常遵循“先优先后普通”的原则。同时,清偿方式可以包括现金支付、股权抵偿、实物分配等多种形式。

3. 经营方案:重整计划需包含对债务人未来经营的详细规划,包括但不限于业务重组、管理模式改革、盈利模式创新等,确保企业能在重整后恢复持续经营能力。

4. 股东权益调整:在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重整计划可能涉及对原股东权益的调整,如股份削减、转增股本引入新投资者等。

5. 执行期限和监督机制:重整计划应明确执行的具体期限,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重整计划得到严格执行。

【引用法条】

主要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九条至第八十七条,这些条款详尽规定了重整计划草案的内容要求、表决程序、批准条件以及执行监督等内容。

资产重整程序完成后的法律责任是否解除?

资产重整程序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所有法律责任都自动解除。资产重整程序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债权债务关系、企业组织结构等方式,使企业恢复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实现对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最大保护。在重整程序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债务可能得到豁免、延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重组。

这并不包括因违法行为产生的法律责任,例如,企业及其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在经营过程中的欺诈行为、损害债权人权益的行为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些法律责任不会因资产重整程序的完成而自然免除,相关责任人仍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此外,即使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如果发现有欺诈、隐瞒重要信息等违法情况,法院有权根据《破产法》等相关规定撤销已确认的重整计划,恢复原状或者重新进行破产清算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九十二条:“债务人经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均有约束力。债权人未依照本法规定申报债权的,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不得行使权利;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可以按照重整计划规定的同类债权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利。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保证人和其他连带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不受重整计划的影响。”

2. 同法第九十三条:“债务人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的,人民法院经管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应当裁定终止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3. 《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导致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无论是否进行资产重整,只要存在违法行为且满足相应责任构成要件,均应依法追究。

法律规定的资产重整计划是一个全面且细致的过程,其内容涵盖了债权处理、企业经营再造、股东权益调整等多个层面,旨在实现债权人、债务人、股东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平衡。在参与企业破产重整案件时,准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并执行切实可行的重整计划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了解法律知识是必要的。当您需要委托专业律师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找到本地经验丰富的律师,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