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如何处理遗嘱中遗漏的资产分配?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3-30 浏览:
导读:当遗嘱中存在遗漏的资产分配时,处理方式通常依赖于中国的继承法规定。如果遗嘱人(立遗嘱人)没有明确指示这些遗漏资产的归属,那么这些资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

如何处理遗嘱中遗漏的资产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1133条,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其个人财产如果遗嘱中存在遗漏的部分,民法典第1140条规定,遗嘱人未处分的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果遗嘱人没有对所有财产进行分配,那么剩余的财产将按照法定顺序由其亲属继承。法定继承顺序一般为配偶、子女、父母,如果没有上述亲属,则由其他近亲属继承。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33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40条:遗嘱人生前在本法规定的范围内处分其个人财产并依法设立遗嘱信托的,有效。遗嘱人未处分的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遗嘱公示与遗产分配的关系是怎样的?

遗嘱公示和遗产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法律程序,但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遗嘱公示主要是为了确认遗嘱的真实性,确保遗嘱是立遗嘱人在完全自愿且理智的情况下作出的,并且没有受到任何欺诈或胁迫。而遗产分配则是根据有效的遗嘱或者法定继承规则,将遗产分配给合法的继承人。

遗嘱公示完成后,法院会出具遗嘱公证书,这是执行遗嘱的重要依据。如果存在遗嘱,那么遗产分配将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如果没有遗嘱或者遗嘱被认定为无效,那么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法定继承规定进行遗产分配。公示期间,如有异议,相关人员可以提出,法院将依法处理。只有在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被解决后,遗产分配才能正式进行。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处理遗产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其中第六章“继承”详细规定了遗嘱的设立、变更、撤销、效力以及遗产的分配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已被《民法典》吸收):该法规定了遗嘱公示的程序,以及在遗嘱存在时如何进行遗产分配。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继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该司法解释提供了关于遗嘱公示和遗产分配的具体操作指引。遗嘱公示是遗产分配的前提,其结果直接影响到遗产的分配方式和对象。只有经过合法的公示程序,遗嘱的效力才能得到确认,从而指导后续的遗产分配。

处理遗嘱中遗漏的资产分配问题时,首先要确认遗嘱的有效性,然后遵循民法典的法定继承原则进行分配。如果遗嘱人有明确的意愿但未在遗嘱中体现,可能需要通过司法程序来解释或补充遗嘱内容。在此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指导。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致力于提高问题解决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