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4-18 浏览:
导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执行能力并且应当执行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此罪名在刑法中有所规定,旨在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效力。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 行为主体:本罪的主体主要是被执行人,即判决、裁定确定的义务人,以及对执行负有协助义务的人。

2. 主观要件: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有执行判决、裁定的义务,且有能力执行,但故意逃避执行或者阻挠执行。

3. 客观要件:行为人必须有拒不执行的行为,如转移财产、隐藏财产、拒绝配合执行等,并且情节严重,例如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等。

4. 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妨碍公务罪有何区别?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妨碍公务罪”虽然都涉及对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干扰和破坏,但二者在犯罪主体、行为方式、侵害对象以及主观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 犯罪主体: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犯罪主体主要是指有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如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等)和单位。这些人或单位负有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确定的义务,却有能力执行而故意不执行。

- 妨碍公务罪:犯罪主体更为广泛,包括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无论其是否负有特定的法律义务。只要其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即使没有特定执行义务,也可能构成此罪。

2. 行为方式: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要表现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具体行为可能包括转移、隐匿财产,伪造证据,恶意串通他人对抗执行,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抗拒执行等。

- 妨碍公务罪:通常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这里的“暴力”可以是直接的身体攻击,也可以是强行夺取、损毁执行工具、设备等;“威胁”则包括以言语、动作等方式对执行人员进行恐吓,使其不能正常执行职务。

3. 侵害对象: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直接侵害的是司法机关的裁判权威和债权人合法权益,间接影响司法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

- 妨碍公务罪:侵害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以及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公共秩序。

4. 主观目的: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观上明知自己负有执行义务,且有能力执行,却出于逃避债务、抗拒法律等目的,故意不履行。

- 妨碍公务罪:主观上明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却出于阻止、妨碍其正常履职的目的,故意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进行阻挠。

【相关法条】

1.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妨碍公务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妨碍公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主体、行为方式、侵害对象及主观目的等方面。前者针对的是对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故意不执行行为,后者则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阻碍行为。

判决裁定拒不执行的刑事责任如何认定?

如果一个人被法院判决或裁定后拒绝执行,这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此罪名主要针对那些有能力执行但故意逃避、抗拒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或裁定的行为。行为人不仅违反了民事义务,也侵犯了司法权威和法律秩序。

刑事责任的认定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是否有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才具有强制执行力。

2. 是否有执行能力:行为人必须有执行判决或裁定的能力,但无合理理由拒不执行。

3. 是否故意:行为人必须明知判决或裁定的存在,并且故意不执行,或者采取手段逃避执行。

4. 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拒不执行的行为导致严重的社会影响或者他人重大损失,可能会加重其刑事责任。

【相关法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包括:致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申请人合法权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导致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抗拒执行,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手段的等。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旦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法律对维护司法权威、保障法律效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有执行能力但故意规避执行的行为,法律将予以严惩任何公民在接到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后,都应依法履行其义务,否则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拥有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快速解决问题的便捷途径。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轻松上阵。选择大律师网,信赖我们的品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