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合同编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网贷延期还款需遵循以下法律程序:
第一步,协商前置与书面协议
借款人需主动联系贷款平台,明确表达延期需求。根据《民法典》第543条,合同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因此,延期申请必须通过平台官方渠道提交,并要求平台出具书面延期协议,明确新还款期限、利息计算方式等条款。未达成书面协议的口头延期承诺不具备法律效力。
第二步,材料提交与真实性审查
借款人需提供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失业证明、医疗费用单据、收入下降证明等。贷款平台有权依据《民法典》第143条,对材料真实性进行核实。材料造假,平台可拒绝延期申请,并追究借款人违约责任。
第三步,审核与结果反馈
平台应在合理期限内完成审核,通常为3-7个工作日,并通过官方渠道反馈结果。审核通过,借款人需签署延期协议;被拒,平台需说明理由,借款人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要求平台提供书面拒绝依据。
第四步,合规履行新协议
延期期间,借款人需按新协议约定还款。再次逾期,平台有权依据原合同追究违约责任,包括上报征信、收取罚息等。
征信记录受《征信业管理条例》保护,延期还款对征信的影响需分情况讨论:
协商成功且履行新协议
借款人与平台达成书面延期协议,并按时履行新还款义务,则不构成违约,征信记录不受影响。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征信机构仅记录“按时还款”“逾期”等客观信息,不评价延期行为的合法性。
协商失败或未履行新协议
平台拒绝延期申请,或借款人未按新协议还款,则构成实质性逾期。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3条,贷款平台有权将逾期记录上报征信机构,导致借款人征信受损。
平台违规操作的影响
平台未履行告知义务,借款人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主张平台侵犯知情权,要求撤销不良征信记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43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