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预期违约有哪些特征?一方预期违约后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2-02-10 浏览:
导读: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作为违约行为的形态之一,预期违约当然要负违约责任。那么预期违约有哪些特征?一方预期违约后又会有哪些法律后果呢?下面就请跟着大律师网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预期违约有哪些特征?

预期违约有哪些特征?一方预期违约后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1、预期违约行为表现为在未来将不履行义务,而不是现实的违反义务,这是一种违约的危险或可能,并不是真的违约,因为债务人可以采取补救措施而在履行期限到来时严格履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种毁约就不属于违约,履行期限只是实际从事履行行为的期限而不是债务发生的期限,即使这种毁约发生在履行期限前也相当于是债务人违反了合同规定的义务,同时表明他默示其合同债务,给对方信赖利益造成损害。

  2、预期违约侵害的是期待的债权而不是现实的债权。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债权人不能请求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以提前实现其债权,但债权人享有期待权,这种权利也是不可侵犯的。

  3、预期违约有其特有的救济方式。由于履行债务的时间还没到,债权人为了争取合同的履行,可以给对方补救的机会,从而等待履行时间的到来;如果到期后对方仍不履行,则预期违约已经转化为实际违约,则债权人可采取实际违约的救济方式。此外,债权人也可以在对方预期违约时就要求承担违约责任。预期违约侵害的是债权人的期待利益,一般是信赖利益,在损害赔偿的范围上与实际违约是不同的。

预期违约有哪几种情形?

预期违约有哪些特征?一方预期违约后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预期违约的情形包括两种:即明示预期违约与默示预期违约。

  构成明示预期违约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违约方在履行期届满前,明确切肯定的向对方做出毁约的意思表示;

  2、违约方做出的意思表示内容为不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

  3、违约方毁约没有正当理由。

  构成默示预期违约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违约方以自身行为,使对方预见其将在履行期届满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

  2、该种预见须有确切的证据。

预期违约有哪些法律后果?

预期违约有哪些特征?一方预期违约后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1、继续履行

  又称强制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对于预期违约,合同履行期到后,除非出现以下三种情形,否则违约方就应当继续履行:A.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的;B.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过高的;C.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要求履行的。

  2、赔偿损失

  又称违约损害赔偿、赔偿损害金,是指违约方以支付金钱的方式弥补受害方因违约行为所减少的财产或者所丧失的利益的责任形式。赔偿损失的数额有约定从约定,没有约定的,赔偿对方当事人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3、违约金

  如果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了违约金,就按约定的违约金赔偿。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者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

  4、定金

  如果双方当事人一方交付了定金,则适用定金罚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的数额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但是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的任一项责任形式,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实际上,选择的责任形式和相关救济成本也是有所不同的。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预期违约的特征”、“预期违约的法律后果”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存在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大律师网相关律师获取更详细的解答!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