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专题新闻 >> 新闻详情

何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中的体现?

来源:专题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2-25 浏览:
导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中的体现,主要指争议双方有权通过协议自由选择仲裁机构和仲裁地点,以及约定仲裁的适用法律。这一原则赋予了当事人在解决跨国商事争议时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是国际商事仲裁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何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中的体现?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仲裁协议的订立:根据《纽约公约》及各国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只要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即可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至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从而确定特定仲裁机构对争议享有管辖权。

2. 仲裁地的选择: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协议中自主选择仲裁地,仲裁地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仲裁程序的进行、仲裁裁决的执行以及适用的法律规则等关键问题。

3. 适用法律的选择:在一些国际商事仲裁中,当事人还可以约定适用于解决争议的具体法律,即所谓的“准据法”,这也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重要体现。

【相关法条】

1.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第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进行仲裁的任何事项,除非这种约定与强制性法律规定相抵触或损害仲裁程序的基本公正性。”

2.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第5条也明确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规定缔约国应当承认并执行依据有效仲裁协议作出的仲裁裁决。

3. 我国《仲裁法》第16条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何种情况下国际商事仲裁具有管辖权?

国际商事仲裁的管辖权主要基于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以及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的规定。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况下,国际商事仲裁具有管辖权:

1. 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通过仲裁解决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条,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只要涉外合同的双方在合同中达成了有效的仲裁条款,同意将可能出现的争议提交某一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那么该仲裁机构就对此类争议拥有管辖权。

2. 涉及到国际公约的规定:如《纽约公约》(即《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规定,缔约国应承认和执行在其他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若中国与其他国家均为该公约的缔约方,且符合公约规定的条件,则依据相关仲裁协议做出的仲裁裁决在法院应得到承认与执行。

3. 国家间双边或多边条约的规定:例如,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可能包含关于投资争议提交国际仲裁的条款,此时,满足条约约定条件的投资争议可由约定的国际仲裁机构行使管辖权。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该公约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关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跨国承认和执行的法律文件,其宗旨在于确保在缔约国内做出的仲裁裁决能在其他缔约国得到有效执行。

3. 具体的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某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等,其中通常会有关于投资争议提交国际仲裁的专门条款。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中的体现,是对现代法治精神的深度诠释,它保障了商事主体在解决跨国纠纷时能够灵活运用仲裁机制,并确保了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性。在处理国际商事仲裁案件时,应充分尊重并积极引导当事人合理行使意思自治权,以实现其合法权益的最大化保护。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