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犯和累犯的刑罚有何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是累犯,那么他在再次犯罪时将面临更严重的刑罚。这是为了体现对再犯行为的严厉惩罚,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累犯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六条:(特别累犯的规定)
对未成年人犯罪如何量刑?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法律规定了较为特殊的处理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教育和改造。首先,我国法律强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尽可能避免严厉的刑事处罚,而是倾向于教育、感化和挽救。其次,对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也有特定规定,一般而言,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14-16岁只对特定严重犯罪承担责任,16岁以上则对所有犯罪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应以预防为主,采取教育、矫治等措施,防止其再次犯罪。我国法律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更注重教育和矫正,而非单纯的惩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
法律对累犯的处罚比首犯更为严厉,这是为了增强刑法的威慑力,防止犯罪分子再次犯罪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每个人都应珍视自由,远离犯罪,以免成为累犯,遭受更重的刑罚。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