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专题新闻 >> 新闻详情

昏迷或醉酒时的同意算数吗?

来源:专题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4-23 浏览:
导读:昏迷或醉酒状态下所作出的同意一般被认为是无效的,因为此时个人无法做出清晰、理智的决定。

昏迷或醉酒时的同意算数吗?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具备完全理解自身行为性质和后果的能力。在昏迷或醉酒的状态下,个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受到严重限制,无法满足这一条件他们在此状态下签订的合同、做出的承诺或其他法律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此外,如果涉及医疗救治,医疗机构在患者昏迷时进行重大手术或治疗,通常需要家属或法定代理人的知情同意。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同意能在什么情况下撤销?

“同意”的撤销,通常涉及合同法领域中的“撤销权”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对同意的撤销规定主要体现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具体而言,同意(即合同的承诺)可能在以下几种情形下被撤销:

1. 重大误解: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合同的主要内容或性质存在重大误解,导致其真实意思与表示的意思不一致,可申请撤销。

2. 欺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若一方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同意,构成欺诈,受害者可以主张撤销。

3. 胁迫: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受到非法威胁,被迫违背意愿作出同意,有权申请撤销。

4. 显失公平:《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合同条件明显不利于一方,严重偏离正常市场交易标准,构成显失公平,受损方可申请撤销。

5. 乘人之危:《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种情形与显失公平相似,但更强调一方利用对方的困境,迫使对方接受不利条件。

6. 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追认前:《民法典》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定代理人未追认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其法定代理人有权拒绝追认并撤销。

7. 撤销权行使期间:《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对撤销权的行使设定了除斥期间,即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三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关于未成年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及法定代理人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除斥期间规定。

未成年人能否给予性行为同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或者奸淫幼女的行为。其中,"幼女"是指未满十四周岁的女性。即使未成年人自愿,与之发生性行为仍可能构成强奸罪,因为法律认为他们无法理解并承担性行为的后果,需要得到特别的保护。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引诱、教唆、胁迫、欺骗、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性行为显然属于这一范畴。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 法律明确禁止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无论其是否“同意”,这主要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防止他们受到性侵害。任何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法律对于昏迷或醉酒状态下做出的同意持谨慎态度,认为这些同意可能不具备法律效力。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在医疗、财产交易等领域,应确保决策人在清醒、理智的状态下进行决策,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如有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