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风云榜

不抗诉是不起诉吗?

来源:法律风云榜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8-28 浏览:
导读:在司法实践中,不抗诉和不起诉是两个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不少人对不抗诉后案件是否会改判也存在疑问。这两个问题都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和诉讼职能紧密相关,准确理解它们对于把握司法程序和案件走向至关重要。下面小编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不抗诉是不起诉吗?

  不抗诉和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在不同诉讼阶段、针对不同情形作出的截然不同的决定。

  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符合法定不起诉条件,从而作出不将案件移送法院审判的处理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其中第十六条涵盖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多种情形。这表明不起诉是对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就作出终止诉讼的处理,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会被交付审判。

  而不抗诉发生在案件已经经过法院一审判决或裁定之后。当检察机关认为一审判决、裁定没有错误,不符合抗诉条件时,才会作出不抗诉决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不抗诉意味着检察机关认可一审判决、裁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案件将按照一审判决、裁定进入后续执行等程序,而不是在审查起诉阶段就终结诉讼。所以,不抗诉和不起诉在适用阶段、条件和处理结果上都存在明显差异,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不抗诉是不起诉吗?

不抗诉真改判吗?

  不抗诉本身并不直接意味着案件会改判或者不会改判。不抗诉只是检察机关在审查一审判决、裁定后,认为其不存在法定错误情形而作出的决定,此时一审判决、裁定在上诉、抗诉期满后生效。然而,这并不排除案件在后续存在改判的可能性。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依法应当予以排除,而未排除的等多种情形,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也就是说,即使检察机关不抗诉,如果当事人发现新证据或者存在其他法定再审事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再审条件的,会启动再审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并有可能作出改判决定,以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判决,保障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