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破坏监管秩序罪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2019-12-03 更新5篇文章 被阅读0

破坏监管秩序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法定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的,情节严重的行为。严厉打击这项犯罪活动将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刑罚执行活动中的正确实施,维护监管场所秩序的稳定,保障惩罚与改造罪犯工作的顺利进行是监所检察部门的重要任务。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作为法律监督部门,这种独特的法律地位使其能够深入到罪犯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打击破坏监管秩序犯罪,维护监管秩序,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大有作为。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具体量刑标准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五条对破坏监管秩序罪进行了明确规定,行为人实施殴打监管人员或者组织其他被监管人骚乱,聚众闹事,抢夺武器装备,破坏监管设施、设备,或者有其他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严重影响监管场所正常监管秩序的,构成此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监管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于此类犯罪的具体量刑,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手段、后果以及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其中,对于首要分子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积极悔改,表现良好的,可以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处罚。引用法条: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 【 浏览全文 】

    涉嫌职务侵占罪能否获得取保候审资格?在刑事诉讼法中,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需满足以下条件:(1) 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2) 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 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 案件已经办理完毕,等待审判,但被告人不能在羁押场所或者住所执行监视居住的;(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职务侵占罪属于贪污贿赂类犯罪,通常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涉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嫌疑人都无法取得取保候审 ...... 【 浏览全文 】

    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能否取保候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虽然属于严重的经济犯罪,但只要嫌疑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罪行,或者其身体状况不适合羁押,且有保证人或足额交纳保证金,保证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相关规定,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不妨碍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经办案机关审查批准后,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引用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 ...... 【 浏览全文 】

    破坏监管秩序罪与一般违规行为有何区别?1. 行为性质不同:破坏监管秩序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或者聚众方式,妨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导致监管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其本质是对国家监管制度的公然挑战和破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构成刑事犯罪。而一般违规行为通常指违反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管理规定,但尚未达到触犯刑法的程度,多表现为行政违法。2. 危害程度不同: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危害程度较高,不仅影响监管活动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导致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损害。相比之下,一般违规行为的危害后果相对较轻,主要影响的是具体管理秩序和规定的执行。3. 法律责任不同:根据《刑法》规定,破坏监管秩序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浏览全文 】

    破坏监管秩序的表现有哪些(一)殴打监管人员。所谓殴打,是指对监管人员实施拳打脚踢等轻微的暴力,其意在造成监管人员的肉体痛苦,一般不会造成被殴打者身体组织完整及身体器官功能的破坏。即使造成破坏,也只限于轻伤的范围。如果致人重伤甚或死亡的,则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论处。所谓监管人员,则是指在监狱、未成年犯管教年、劳动改造队、看守所、拘役所等监管场所依法对罪犯实行监督、管教的工作人员。(二)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所谓组织,是指利用诸如劝说、利诱、蛊惑、勾引、威胁、挑拨等手段召集、纠合他人一起去实施破坏监管秩序的行为。至于组织者本身是否实施破坏行为的实行行为以及被组织者是否实施了破坏行为,则不 ...... 【 浏览全文 】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