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最新2025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8-26 浏览:
导读:个人非法放贷行为因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借款人权益,成为法律规制重点。2025年司法解释进一步细化了立案标准,明确“未经批准”“营利目的”“经常性放贷”等核心要素,并量化数额、对象及后果等具体指标。大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非法放贷罪”的相关问题。

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最新2025

  2025年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以“数额+情节”为核心,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数额标准: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达200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达80万元以上;

  对象标准:非法放贷对象累计达50人以上;

  后果标准:造成借款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行为标准: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以借款等名义出借资金达10次以上,或实际年利率超过36%;

  累犯标准:2年内因非法放贷受过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同类行为。

  上述标准满足其一即可立案,司法机关需结合资金来源、放贷手段等综合认定。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中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个人非法放贷罪立案标准最新2025

什么叫个人非法放贷?

  个人非法放贷指自然人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行为。其核心特征包括:

  未经批准性:缺乏合法放贷资质,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

  营利目的性:以收取利息或费用为主要目的,区别于互助性借贷;

  经常性: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实施放贷行为达10次以上;

  对象不特定性:放贷对象面向社会公众,而非特定个人或群体。

  该行为可能伴随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法情形,严重扰乱金融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以上则是关于“非法放贷罪”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