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解除同居,签下15万元赔偿协议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4-12-24 浏览:0
导读:从网上相恋到同居然后到分手,小娜(化名)与志刚(化名)一起度过了两年时间。小娜提出男方应该向她支付“精神补偿”,于是双方就签订了一份“同居关系解除协议”,志刚给小娜补偿金15万元。 &ldquo

  从网上相恋到同居然后到分手,小娜(化名)与志刚(化名)一起度过了两年时间。小娜提出男方应该向她支付“精神补偿”,于是双方就签订了一份“同居关系解除协议”,志刚给小娜补偿金15万元。 “法律不保护同居关系,因而这样的协议也就会面临法律风险。”12月3日,有关法律人士表示。

  两年前,青岛小伙志刚在网上结识了济南姑娘小娜,两人网聊非常投机,逐渐发展成为恋人。去年年初,志刚辞掉工作,来到了济南。在小娜家人的帮助下,志刚找到了一份工作,并且与小娜开始了同居生活。

  随着在一起时间的增多,彼此间的缺点也就看得更清楚了,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渐渐地两个人的感情冷却下来,渐渐下定决心分手。但小娜觉得自己与志刚同居了这么久,而且还曾为他做过人流,身体受到了伤害,因而志刚应该对自己进行“精神赔偿”。

  志刚也觉得要求并不过分,于是两人签了“同居关系解除协议”。但咨询律师才知道,法律并不保护因为同居关系解除而提出的“精神赔偿”,于是他们又把“精神赔偿”改成了“生活补偿”,约定志刚补偿给小娜生活费15万元。

  在双方协议签订的第二天,志刚就把5万元打到了小娜的账户上,并承诺年底前付清剩余的10万元。尽管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协议内容是经过他们“慎重考虑、反复协商的,是真实无误的”,并“保证执行,对此承担法律责任”,但他们之间的协议却并非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康桥律师事务所律师马立武介绍说,由于“同居关系”未被法律认可,因而男女恋人间因同居而签订的协议,很难受到法律的保护。“即便是保护,也仅仅是保护彼此间的财产约定部分,而其他的基于同居关系而约定的权利义务,则很难受到法律的保护。”

  马立武律师说,但志刚与小娜间的协议约定的“生活补偿”费用,是志刚自愿支付的话,法律也并不禁止。他提醒说,如果恋人之间签订协议的话,最好能提前咨询律师等法律工作人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