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试用期辞职不该赔违约金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1-22 浏览:0
导读:日前,山东济南一大学生试用一个月后辞职时,遭遇用人单位50万元的违约金索赔,劳动部门则指出试用期内辞职无需支付违约金。昨日有读者来电询问,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有一年的见习期,那见习期内辞职
日前,山东济南一大学生试用一个月后辞职时,遭遇用人单位50万元的违约金索赔,劳动部门则指出试用期内辞职无需支付违约金。昨日有读者来电询问,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有一年的见习期,那见习期内辞职要不要缴纳违约金呢?倘若见习期和试用期重合,是

日前,山东济南一大学生试用一个月后辞职时,遭遇用人单位50万元的违约金索赔,劳动部门则指出试用期内辞职无需支付违约金。昨日有读者来电询问,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有一年的见习期,那见习期内辞职要不要缴纳违约金呢?倘若见习期和试用期重合,是否也要交违约金呢?就此记者采访了劳动保障方面的专家林律师。

见习期辞职要交违约金

据林律师介绍,见习期是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主要对大学生有约束力,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事管理制度的产物。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收应届毕业生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一般期限为一年。见习期内,如果毕业生违约都要承担违约责任,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还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违约责任必须有合同约定,赔偿损失应由单位提供受到损失的证据。

试用期辞职无需担责

林律师指出,试用期是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的一种考核期限,根据1995年原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试用期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劳动法》第32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同意。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是无需附加任何条件的。用人单位不能以合同中约定为由,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试用期与见习期重合适用试用期规定

据介绍,我国在推行劳动合同制以后,见习期制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与试用期共同存在。为此原劳动部在1996年以复函的形式规定“关于见习期与试用期,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1年的见习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一般而言,在见习期内用人单位不会再约定试用期,但也不排除有些企业在见习期内有约定试用期的情况。林律师表示,遇到这种情况,劳动纠纷适用试用期的规定,劳动者辞职无需担责l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