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看到微软中国一名员工起诉微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新闻,彭某与微软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突然被解雇,彭先生认为公司变相裁员,因而将其告上法庭。
大概缘由:彭某于2006年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8年7月,微软称因业务战略调整,人员编制也要相应调整,彭某职位正好在“取消”之列。微软表示有两个选择,一是领取补偿金后离开公司,二是本人在微软内部找新的职位。但彭某很快发现内部并没有合适的职位。随后其还发现,在他被解雇前后,大陆地区约有60人分三批被以同样方式裁员。
大意是说,员工不满微软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微软内部在进行业务调整。
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生效,关于无固定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彭某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微软解除合同也是允许的,只不过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补偿金。
关于微软中国,在12月15日曾听到一些传闻,微软中国鼓励员工停薪休假,大概可以休息3个月,但没有薪水,一个朋友透露说,位于知春路附近的微软西格玛大厦一名负责校园招聘的员工被告知停薪休假三个月,但其无法提供内部证据证实上述消息是否是全区推广。
12月30日消息,微软将在2009年1月15日裁员约1.5万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7%。微软将在1月22日发布第二季度财报,也就是裁员后一星期。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近期关于微软将裁员15000人的消息予以否定。
张亚勤坦言,微软确实已经考虑对内部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将展开一系列节约行动,鼓励员工运用技术手段开展工作或远程会议,减少资源的费用,减少出差的次数,也削减了旅游等支出。
从张亚勤在12月4日的博客上可以看出,微软内部确实也在进行内部调整。
“就微软而言,我们也在谨慎的审视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动荡局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作出应对与调整。首先在企业内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尽量利用IT技术来节省成本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其次是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分配,以确保业务正向的增长。在制定谨慎的目标的同时,我们专注执行长远的规划,重视研发投入,着眼于未来。”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微软的调整中,可能有部分被调整的员工将被分流到其他部门或岗位,而一些无法在内部寻找到新岗位的员工,则会离开微软。另有消息称,微软有可能通过员工正常离职和不续签合同的方式进行隐形裁员。有报道称,微软浏览器业务部180名合同工雇员已经被告知合约到期后将不再续约。
相关知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