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3-05 浏览:0
导读:本篇文章介绍的是《经济法》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概述。主要内容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及危害、欺骗性标示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诋毁商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违反

  本篇文章介绍的是《经济法》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概述。主要内容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及危害、欺骗性标示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诋毁商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名片:是国家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整和规范,确立竞争规则,从而保护和促进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及危害

  不正当竞争厅为是经营者有悖于商业道德且违反法律规定的市场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包括:(1)欺骗性标示行为;(2)侵犯商业秘密行为;(3)诋毁商誉行为;(4)商业贿赂行为;(5)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

  (二)欺骗性标示行为

  欺骗性标示,是指经营者对其所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作出不实标记或陈述的行为。

  1.仿冒

  仿冒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近或相同的商业标识和外观的行为。

  2.虚假陈述

  虚假陈述是指经营者对其产品或服务信息所作的不实介绍。

  (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可分为技术型商业秘密和经营型商业秘密两类。

  1.商业秘密的属性与特征

  商业秘密实质是一种信息。商业秘密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实用性和保密性。

  2.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为:(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四)诋毁商誉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传播有关竞争对手的虚假信息,以破坏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向能够影响交易的人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

  (六)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

  不当附奖赠促销,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违反法律规定,通过附带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赠予或奖励,以促进销售的行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