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农村与城镇居民赔偿标准差别大具体执行问题多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4-01 浏览:0
导读:四川省合江县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和社会实际,于近日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进行统一规范,重点对城镇居民范围作出了具体概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四川省合江县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和社会实际,于近日对人身损

  害赔偿案件的审理进行统一规范,重点对城镇居民范围作出了具体概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4年5月1日正式施行。施行中,由于实行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两条标准,赔偿额差别近3倍,为享受平等赔偿或多得赔偿,不少农村当事人转户口、办迁移,改为城镇居民。法院在处理上也不尽统一,有的以赔偿权利人起诉时的户口为准的,有的以损害发生时的户口为准的,有的认可农转非,有的又不认可等等,造成适用法律的混乱,既不利于平等保护当事人的权益,也有损法院审判权威。

  合江法院规定认为,赔偿权利人的居民性质一律以受理为准。理由是《解释》第三十六条规定:“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的规定”,明确以“受理”为准。第三十五条对相关统计数据的确定也规定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并非损害发生时。从立法本意可以看出,并不排斥、禁止当事人在受害后改变户口,赔偿是对受害者将来利益的弥补,受害者转为城镇户口后,当然应当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同时,这也是对受害者的保护和对“两制式”赔偿不平等的调整。

  该法院规定下列情形的农村居民视为城镇居民,按城镇居民标准予以赔偿: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满一年的;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人员的同住家属(父母、配偶、子女)满一年的;城镇近郊的农村居民,以在城镇务工、经商为业的;农村居民靠积蓄或供养在城镇购房或租房生活一年以上的;失地农民;受损害时尚未入户的人员。

  合江法院认为,上述人员虽户口档案是农村居民,但或因其经常居住地在城镇,或已脱离农业,农民的身份性质已经实际改变,因而将其视为“城镇居民”是必要的、合理的,也更符合国家户籍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司法公正更具实际意义。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