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哪些情形下合同可变更?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6-09-14 浏览:0
导读: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形的时候要怎样进行合同变更呢?关于可变更合同我们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律师小编将为您带来可变更合同的情形分析,祝您阅读愉快!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形的时候要怎样进行合同变更呢?关于可变更合同我们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律师小编将为您带来可变更合同的情形分析,祝您阅读愉快!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1、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2、表意人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了重大误解;3、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4、误解是误解一方的非故意行为。二、显失公平的合同1、合同在订立时就显失公平;2、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受害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缺乏经验或情况紧迫。三、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四、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如果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一般有如下情形:(1)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者废止。(2)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用人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根据市场变化决定转产、调整生产任务或者生产经营项目等。(3)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如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所在岗位与其职业技能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提高了一定等级等,造成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如果继续履行原合同规定的义务对劳动者明显不公平。(4)客观方面的原因。这种客观原因的出现使得当事人原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这时应当允许当事人对劳动合同有关内容进行变更。主要有:由于不可抗力的发生,使得原来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可能或者失去意义。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所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等。由于物价大幅度上升等客观经济情况变化致使劳动合同的履行会花费太大代价而失去经济上的价值。这是民法的情势变更原则在劳动中的运用。看完还有疑问?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