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后是否影响合同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或者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等法定解除事由时,即使劳动者处于工伤状态,用人单位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劳动者也可基于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应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 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标准是什么?
劳动者在工伤期间或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10级伤残的,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赔偿金。具体补偿标准如下:
1. 若劳动者仍在医疗期内,即工伤未治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属于违法解除,应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
2. 若工伤职工经治疗后,仍能从事原工作或者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但在工伤保险待遇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解除劳动关系。
3. 若工伤职工被鉴定为1-6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
4. 若工伤职工被鉴定为7-10级伤残,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至第三十七条分别对不同等级工伤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进行了详细规定。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工伤医疗期内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应予支持;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
工伤事故的发生不绝对禁止劳动合同的解除,但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当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尊重和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得到应有的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及其他工伤保险待遇。同时,建议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汇聚了全国各地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高效解决问题的一站式服务。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轻松应对各种挑战。选择大律师网,放心依赖我们!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