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期限过了还能否对判决提出异议?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判决或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应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错过上诉期限,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上诉,则原判决或裁定将发生法律效力,即成为确定的终局裁判。
如果发现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或者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时存在贪污受贿、枉法裁判等行为,即使超过上诉期限,当事人仍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刑事案件一审后能否上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一审判决作出后,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享有上诉权。这意味着,无论是对事实认定、证据采纳、法律适用还是量刑结果持有异议,都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对该案进行二审审理。
上诉制度是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重要救济途径,旨在纠正一审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2. 同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3. 第二百三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这也侧面印证了刑事案件一审判决后可以上诉至二审程序的原则。
上诉期限过后虽不能常规上诉,但若符合法定条件,仍可通过再审程序对判决提出异议。当事人在面对不利判决时,应积极把握法定的上诉期限,并在错过上诉期限但发现有法定再审事由时,及时启动再审程序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为避免错过关键法律救济期,建议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指导。
『温馨提示』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了解法律知识是必要的。当您需要委托专业律师时,欢迎访问大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找到本地经验丰富的律师,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