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间接故意杀人罪未遂

更新时间2020-11-05 更新15篇文章 被阅读0

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准备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属于犯罪未遂。间接故意杀人罪未遂多种情况:对象不能犯、手段不能犯、客观不能犯、主观认识错误、犯罪未遂,实际可能达到即将犯罪边缘后的未遂。间接故意杀人罪未遂期限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误杀他人算故意杀人吗?在刑法中,故意杀人是故意犯罪,而误杀通常被视为过失犯罪。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要求行为人有明确的杀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导致他人死亡,那么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被 ...... 【 浏览全文 】

    对于“明知可能造成死亡”,司法实践中如何取证认定?认定“明知可能造成死亡”主要基于被告人的主观心态,即是否有预见并接受死亡结果的可能性。这通常需要结合客观事实,如行为的性质、环境、手段、后果等因素,以及被告人的知识背景、经验等进行综合判断。例如,如果被告人是医生,他可能更清楚其行为的潜在危险性。此外,被告人的陈述、证人证言、专家鉴定、物证、书证等都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2. 第十五条则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 ...... 【 浏览全文 】

    实际案例中,如何具体分析和判断间接“明知可能造成死亡”要素?间接“明知可能造成死亡”一般是指行为人虽然没有直接预见到死亡结果,但根据其应有的知识、经验和行为,应当预见并避免可能导致死亡的行为。这涉及到刑法中的过失犯罪理论,特别是过失致人死亡的罪名。在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行为人是否具备预见可能性,即他们是否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2) 是否存在预见的义务,即在特定情况下,行为人是否有义务预见并避免可能的危险;3) 是否有预见的时间和条件,即行为人在行动前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去预见和防止。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 ...... 【 浏览全文 】

    对间接故意杀人的证据要求有哪些具体规定?间接故意杀人的证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的证据:需证明行为人认识到其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即存在“明知可能性”。这通常通过行为人的供述、现场勘查、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证人证言等多方面证据综合判断。2. 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证据:需证明行为人实施了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并在预见可能后果的情况下未采取阻止措施,表现出对结果的放任态度。3. 死亡结果与行为人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据:需证明受害人的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且这种因果关系具有刑法上的必然性或高度盖然性。引用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 ...... 【 浏览全文 】

    对于未遂的间接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1. 主观方面:行为人需具有间接故意的心态,即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但对这一结果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防止。2.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只是由于其他原因(如被及时制止、受害者自救等)而未能实际造成死亡后果。3. 犯罪形态:必须是犯罪未遂,即行为人并非因为主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是由于其无法预见或控制的外部因素导致犯罪未能完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同时,第二十三条指出:“已经着 ...... 【 浏览全文 】

    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存在间接故意杀人心理?1. 行为特征:首先,行为人必须对其行为可能导致死亡结果有明确的认知。这种认知通常表现为行为人对行为的危险性有充分预见,即认识到在特定情况下,自己的行为极有可能导致他人死亡。2. 心理态度:其次,行为人对于可能产生的死亡结果持放任态度,既不希望也不反对该结果的发生,即主观上存在一种“听之任之”的心态。即使结果发生,也在其预料之中且接受此结果的可能性。3. 具体情况:另外,还需考察具体案情,如行为人的动机、目的、行为方式、行为后的反应等,以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具有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相关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 【 浏览全文 】

    持刀杀人未遂是刑事案件吗持刀杀人未遂是刑事案件。杀人未遂又称为故意杀人未遂罪,以故意杀人罪论罪判处。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持刀杀人未遂怎样定罪持刀伤人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浏览全文 】

    2020年故意杀人未遂怎么认定?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未遂有很多种,包括:(1)对象不能犯:比如A预谋杀B,深夜看见B趟在床上便一刀刺过去,发现原来是枕头。这时被逮到了。这叫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得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如A用木棒子不停打B的要害想要致B与死地,但是怎么打也打不死。也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还包括使用的方法不能犯,如A迷信认为扎个小人能害死B,于是天天听扎小人诅咒B,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犯罪。(3)客观不能犯: ...... 【 浏览全文 】

    2020间接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认定标准?间接故意杀人是没有未遂的,因为:故意杀人犯罪的故意内容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不同的。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犯罪行为必然会造成危害 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在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对于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这一情形,若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构 成犯罪未遂。2、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已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即对结果听之任之,发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态 度,也就是说间接故意没有明确的犯罪目的,这两种犯罪结果均在行为人的意志之中。3、对于间接故意,若危 ...... 【 浏览全文 】

    2020年间接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认定标准间接故意杀人是没有未遂的,因为:故意杀人犯罪的故意内容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不同的。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犯罪行为必然会造成危害 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在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对于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这一情形,若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构 成犯罪未遂。2、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已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即对结果听之任之,发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态 度,也就是说间接故意没有明确的犯罪目的,这两种犯罪结果均在行为人的意志之中。3、对于间接故意,若危 ...... 【 浏览全文 】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未遂认定标准间接故意杀人是没有未遂的,因为:故意杀人犯罪的故意内容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是不同的。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犯罪行为必然会造成危害 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在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对于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这一情形,若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则构 成犯罪未遂。2、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已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即对结果听之任之,发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态 度,也就是说间接故意没有明确的犯罪目的,这两种犯罪结果均在行为人的意志之中。3、对于间接故意,若危害结果 ...... 【 浏览全文 】

     间接故意杀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 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应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由于伤势过重,出乎其意外地导致死亡的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为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 故意杀人罪的特征有哪些?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这是故意杀人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本质特征。生命权 ...... 【 浏览全文 】

13

间接故意杀人相关法律讲堂推荐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