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2024年对于未遂的间接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

发布时间:2024-03-09 16:28:42 浏览:0
  未遂的间接故意杀人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认定此类犯罪时,关键在于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客观行为以及犯罪未遂的情况。

对于未遂的间接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

1. 主观方面:行为人需具有间接故意的心态,即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但对这一结果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既不积极追求,也不设法防止。

2. 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只是由于其他原因(如被及时制止、受害者自救等)而未能实际造成死亡后果。

3. 犯罪形态:必须是犯罪未遂,即行为人并非因为主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是由于其无法预见或控制的外部因素导致犯罪未能完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同时,第二十三条指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法律对间接故意杀人未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在刑法中,间接故意杀人未遂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此结果并不积极追求,而是放任其发生,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对于这种犯罪形态,法律认定其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间接故意杀人未遂的行为,因其并未完成犯罪既遂状态,所以在量刑上会比直接故意杀人罪或间接故意杀人既遂轻,但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间接故意杀人未遂的行为,法院在判决时,会根据具体案情,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犯罪后果以及未遂的具体原因等因素,比照故意杀人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间接故意杀人未遂与直接故意的区别在哪?

间接故意杀人未遂与直接故意杀人在刑法理论中,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对犯罪结果的心理态度以及犯罪意志内容的不同。

1. 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例如,甲预谋并实施了对乙的杀害行动,尽管最终乙并未死亡(即未遂状态),但甲的行为构成直接故意杀人未遂。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明确、直接地追求被害人死亡这一结果。

2. 间接故意杀人未遂: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对于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放任的态度,即使其并不积极追求该结果,但仍实施了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例如,甲在人群密集处引爆爆炸物,意图恐吓他人,虽然他并非刻意追求死亡结果,但对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持放任态度,若因某种原因未造成人员死亡,则构成间接故意杀人未遂。在此种情况下,行为人虽非积极追求死亡结果,但对此结果的发生存在预见并接受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其中,“希望”对应的就是直接故意,“放任”则对应间接故意。而对于“未遂”,刑法第二十三条有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在判断某一行为属于直接故意杀人未遂还是间接故意杀人未遂时,关键在于考察行为人对犯罪结果的心态和行为的性质,结合相关事实和证据进行具体分析。

在认定未遂的间接故意杀人罪时,应当结合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客观行为及犯罪未遂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只要行为人存在间接故意的心态,实施了可能致人死亡的行为,并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现死亡结果,就可认定为未遂的间接故意杀人罪。在具体案件中,司法机关需要严格依法审理,确保定罪量刑的公正与准确。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法务为您解答了关于“对于未遂的间接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的问题,如需更多法律建议,请前往大律师网进行咨询。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