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风云榜

2024年恶意欠薪企业的行政、刑事责任如何界定?

来源:法律风云榜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4-17 浏览:
导读:恶意欠薪,即企业故意不支付或者拖延支付员工工资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对于此类行为,法律有明确的行政和刑事责任规定,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恶意欠薪企业的行政、刑事责任如何界定?

1.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企业恶意欠薪会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要求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处以罚款。同时,企业可能会被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影响其未来的经营活动。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如果企业恶意欠薪,且在法院判决后仍不支付,可能构成此罪。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恶意欠薪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第二百七十六条

发生欠薪纠纷后,劳动者能否私自录音录像作为证据使用?

劳动者在面对欠薪纠纷时,是可以采取录音录像等手段收集证据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其中,视听资料就包括了录音和录像,劳动者自行录制的工作相关音频或视频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隐私权。例如,不能在私人场所未经同意进行录音录像,也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证据。如果录音录像是在公共工作场所进行,且不涉及他人隐私,那么通常被认为是合法有效的证据。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年修订):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并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劳动者在合法范围内收集的录音录像证据,可以作为解决欠薪纠纷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务必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启动对恶意欠薪的法律追责?

恶意欠薪行为是严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对此,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和严厉的处罚措施。首先,如果雇主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这已经构成了劳动合同法中的违法行为。其次,如果雇主明知自己没有支付能力,仍然招用劳动者或者承诺支付工资,然后故意不支付,这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欺诈,甚至可能构成刑法中的“侵占罪”或“诈骗罪”。最后,如果欠薪行为导致劳动者的生活困难,影响社会稳定,政府有权介入,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这就是所谓的“侵占罪”。

3.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就是“诈骗罪”。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如果发现用人单位存在欠薪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依法进行查处。对于恶意欠薪的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甚至提起民事诉讼等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必要时,司法机关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追究雇主的刑事责任。

企业恶意欠薪不仅要承担行政责任,严重时还将面临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也警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尊重并及时支付劳动者的报酬。作为劳动者,若遇到恶意欠薪情况,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头疼?大律师网是您的解决方案!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