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员及资质要求
医疗耗材直接用于医疗活动,对人员专业素养要求颇高。
依据《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需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且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或者职称。
同时,员工也需持有医学专业学历或职业资格证书,像检验员一般需中专以上医学专业学历。
经营第一类医疗耗材,虽无严格的人员资质强制规定,但从经营规范角度,也应配备熟悉产品知识的工作人员;经营第二类医疗耗材,企业需有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把控产品质量。
2.场所及设施要求
经营场所的选择和设施配备同样关键。
按照规定,医疗耗材公司经营场所需为商业或工业用地,严禁使用住宅区。
经营面积要求依据经营医疗耗材的类别而定,如从事二类医疗器械批发/零售的企业,经营场所面积至少需45平方米;涉及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企业,不仅要配备专用仓库或冷库,还需满足温控、防尘等严格标准。
仓库面积也有具体规定,如整体仓库面积应在500平米及以上,其中冷库面积要在3平方米及以上,阴凉库不少于110平方米。
设施方面,企业需配备与经营规模匹配的消防设施、存储设备及质量管理系统。
1.前置准备与工商注册
首先需完成企业主体的工商注册,这是开展医疗耗材经营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需先确定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信息。
准备好公司章程、股东身份证明、经营场所证明等材料,通过当地政务服务网或线下政务大厅提交工商注册申请。
审核通过后,可领取营业执照,此时公司取得合法经营主体资格。
2.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办理
工商注册完成后,需根据经营的医疗耗材类别,办理对应的经营资质。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无需许可或备案,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经营;
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需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材料,备案部门审核通过后发放备案凭证;
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需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需提交更详细的材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对经营场所、仓库及质量管理能力进行现场核查,符合条件者发放许可证。
3.后置手续与合规运营
取得营业执照和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后,还需完成部分后置手续。
根据《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企业需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理规范,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留存备查。
同时,需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信息系统”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管理系统”完成信息登记,确保经营信息可追溯。
若涉及网络销售,还需依据《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网络销售信息,并在销售平台公示资质证明。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