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资料堪称医疗纠纷中的关键证据。
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机构有义务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病历详细记录了患者从就诊初始的症状描述、各项检查结果,到诊断结论以及治疗方案的实施过程等,完整且真实的病历能直观反映医疗行为是否遵循规范流程。
检验报告同样是极具分量的证据。
像各类血液检查报告、影像学检查片子及诊断报告等,它们是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客观呈现,能为判断诊断准确性与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提供关键线索。
药品及医疗器械相关证据在涉及因产品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
若患者怀疑因使用的药品质量不合格或医疗器械存在故障而遭受损害,药品的包装、说明书、批次号,以及医疗器械的采购凭证、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等都成为关键证据。
在实践中,轻微医疗过错,如短期误诊但未造成明显身体损害,赔偿可能仅数千元至几万元,主要用于补偿额外医疗费用、少量误工损失等。
而严重医疗过错,如手术失误致患者残疾,赔偿金额可达几十万甚至更高。
患者因手术过错导致肢体残疾,经核算,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赔偿总计超几十万元。
此外,患者还可能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其数额由法院依据医疗过错程度、损害后果等因素酌定,如造成患者死亡,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残疾,最长不超过3年。
所以,医疗过错赔偿金额需综合医疗过错程度、患者损害后果、当地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精准确定,切不可一概而论。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