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医疗纠纷处理原则是什么?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12-29 浏览:
导读:医疗纠纷处理原则是什么?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原则。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中国的医疗纠纷是特别不好处理的事情。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就医疗纠纷进行协商,也可以进行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还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来处理。大律师网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的解答。

医疗纠纷处理原则是什么?

  合法原则:处理医疗纠纷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进行,确保整个处理过程符合法律规定,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公正原则:在处理医疗纠纷时,要秉持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客观、公平地调查和评估纠纷事件,得出合理的结论。

  及时原则:医疗纠纷应尽快处理,避免纠纷的扩大和恶化,减少对患者及家属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医院正常秩序的维护。

  协商原则:鼓励医患双方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尊重双方的意愿和意见,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证据原则:处理医疗纠纷必须以充分的证据为依据,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患者及其家属,都应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纠纷处理原则是什么?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协商解决:患者及家属可以向医院提出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在事实清楚、责任分明的基础上,可以与医院进行协商。

  技术鉴定:医患双方无法协商解决时,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可以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还可以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鉴定结论出具后,医患双方可再次协商解决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解决。

  诉讼:患者对当地医学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上一级医学会申请重新鉴定。当然患者也可以不经鉴定直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纠纷可以报警吗?

  医疗纠纷可以报警。报警后,警方会介入调查,了解纠纷的具体情况,维持现场秩序,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纠纷的解决主要还是通过医疗纠纷调解、医疗事故鉴定等专业途径。报警只是其中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