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首先是双方自愿协商。医患双方秉持自愿、合法、公正原则,就纠纷进行沟通,若能达成一致,需签订书面协议。
其次是申请人民调解,可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其主持调解,若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协议书。
另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是重要途径。患者撰写起诉状,提交证据,法院经审理后作出判决。若对一审判决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
此外,若双方在纠纷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仲裁协议,也可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裁决,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赔偿项目丰富多样,首先是医疗费,它以患者实际诊疗支出为依据,需提供正规的医疗票据,涵盖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等,不仅包含已发生费用,若后续有必要治疗,相关合理费用也应计算在内。
误工费则依据患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有固定收入者,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时,参考近三年平均收入。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状况、护理人数与期限来计算,有收入的护理人员按误工费标准算,无收入或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同等级别劳务报酬。
住院伙食补助费通常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若患者因医疗纠纷致残,残疾赔偿金按伤残等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若不幸导致患者死亡,会涉及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还有死亡赔偿金,按上述人均收入标准,结合一定年限计算,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等确定。
另外,精神损害抚慰金由法院根据医疗过错程度、损害后果等实际情况酌定。
医疗纠纷找律师有用。
律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证据收集与专业分析上。医疗纠纷的核心是“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而证据的固定与解读需要专业能力。
其次,律师能帮助患者精准计算赔偿金额、应对法律程序。律师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精准核算合理赔偿范围,避免“少要”或“错要”。
最后,在协商、调解与诉讼阶段,律师能提供专业谈判与辩护支持。
律师可凭借法律经验,明确提出合理诉求,通过专业谈判技巧促使医院达成公平和解协议;
若进入诉讼程序,律师能整理证据链、撰写法律文书,在法庭上围绕“医疗过错”“因果关系”等核心问题展开辩护,有效反驳医院的不合理抗辩。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