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

更新时间:2024-05-28

2024年非法集资案件中,单位犯罪如何处理?

1. 单位犯罪的认定:根据《刑法》第30条,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非法集资案件中,若单位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有组织地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行为,且该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即可认定为单位犯罪。

2. 单位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31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具体到非法集资案件,对于单位,通常会处以数额较大的罚金,罚金数额根据单位犯罪的情节及违法所得等实际情况确定。

3. 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的作用、地位以及主观过错程度,分别予以处罚。如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依据《刑法》第176条,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集资诈骗罪则依据《刑法》第192条,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 涉案财物的处置:对于单位犯罪中涉及的非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物,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应依法予以追缴、责令退赔或没收,所得款项用于偿还集资参与人的损失。

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至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非法集资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诈手段非法集资,数额较大,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行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对于非法集资行为,监管部门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责令改正、吊销许可证等。

3.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非法集资者需返还非法所得,并对受害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024年对于协助非法集资者转移资金的行为,法律有何惩处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明知他人有非法集资行为而提供资金转移帮助,可能构成共犯,按照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应当对犯罪结果共同负责。此外,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还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如果涉及的是诈骗所得的资金,可能触犯此罪。同时,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