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1-31 浏览:0
导读: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1 基本定义1.1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1.2 直接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 基本定义

  1.1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2 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1.3 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2.1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2.1.1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1.2 丧葬及抚恤费用

  2.1.3 补助及救济费用

  2.1.4 歇工工资

  2.2 善后处理费用

  2.2.1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2.2.2 现场抢救费用

  2.2.3 清理现场费用

  2.2.4 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2.3 财产损失价值

  2.3.1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2.3.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3.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3.2 工作损失价值

  3.3 资源损失价值

  3.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3.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

  3.6 其它损失费用

  4 计算方法

  4.1 经济损失计算公式

  E=Ed+Ei (1)式中:  E——经济损失,万元;

  Ed——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Ei——间接经济损失,万元。

  4.2 工作损失价值计算公式

  M

  VwDl·————      (2)

  S·D式中:Vw——工作损失价值,万元;

  Dl——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誢数,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附表确定,日;

  M——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

  润),万元;

  S——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

  D——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

  日。

  4.3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

  4.3.1 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

  4.3.2 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4.4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

  4.4.1 原材料、燃料、铺助材料等均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

  4.4.2 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

  4.5 事故已处理结案而未能结算的医疗费、歇工工资等,采用测算方法计算(见附录)。

  4.6 对分期支付的抚恤、补助等费用,按审定支出的费用,从开始支付日期累计到停发日期(见附录)。

  4.7 停产、减产损失,按事故发生之日起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时止,计算其损失的价值。

  5 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和程度分级

  5.1 经济损失评价指标

  5.1.1 千人经济损失率

  计算公式:

  E

  Rs=——-×1000‰   (3)

  S式中:  Rs——千人经济损失率;

  E——全年内经济损失,万元;

  S——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人。

  5.1.2 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计算公式:

  E

  Rv=——-×100%

  V式中:  Rv——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E——全年内经济损失,万元;

  V——企业总产值,万元。

  5.2 经济损失程度分级

  5.2.1 一般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

  5.2.2 较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含1万元)但小于10万元的事故。

  5.2.3 重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含10万元)但小于100万元的事故。

  5.2.4 特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事故。

  附:几种经济损失的测算法(补充件)

  1 医疗费按下列公式测算

  Mb

  M=Mb——-·Dc

  P式中:  M——被伤害职工的医疗费,万元;

  Md——事故结案日前的医疗费,万

  元;

  P——事故发生之日至结案之日的天

  数,日;

  Dc——延续医疗天数,指事故结案后

  还须继续医治的时间,由企业

  劳资、安全、工会等按医生诊

  断意见确定,日。

  注:上述公式是测算一名被伤害职工的医疗费,一次事故中多名被伤害职工的医疗费应累计计算。

  2 歇工工资按下列公式测算

  L=Lq(Da+Dk)式中:L——被伤害职工的歇工工资,元;

  Lq——被伤害职工日工资,元;

  Da——事故结案日前的歇工日,日;

  Dk——延续歇工日,指事故结案后被

  伤害职工还须继续歇工的时

  间,由企业劳资、安全、工

  会等与有关单位酌情商定,

  日。

  注:上述公式是测算一名被伤害职工的歇工工资,一次事故中多名被伤害职工的歇工工资,累计计算。

  3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3.1 技术工人的培训费用每人按2000元计算。

  3.2 技术人员的培训费用每人按1万元计算。

  3.3 补充其它人员的培训费用,视补充人员情况参照3.1、3.2酌定。

  4 补助费、抚恤费的停发日期

  4.1 被伤害职工供养未成年直系亲属抚恤费累计统计到16周岁(普通中学生在校生累计到18周岁)。

  4.2 被伤害职工及供养成年直系亲属补助费、抚恤费累计统计到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68周岁。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过程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是原国家劳动总局以(82)劳总护字18号文委托湖北省劳动人事厅和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起草的国家标准。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首先我们深入到厂矿企业,广泛了解职工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状况,收集了大量的事故损失案例。同时,查阅了许多中外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于八四年三月开始了起草工作,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于八四年十二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等两个文件,并印发给全国102个单位(个人)。随后,走访了国家经委、统计局、标准局及石油、化工、煤炭、冶金、交通、机械等部和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并到上海、天津、四川、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陕西、江西、河南等省市和深圳、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进行了座谈,征求了他们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这项工作很重视,有的召开了座谈会,有的做了调查研究,有的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复印给本部门各有关单位进行讨论,对编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我们先后共征得重要意见70多条,经过综合整理,归纳成条。根据这些意见,我们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认真地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将采纳和部分采纳的意见充实到条款中,于八五年六月完成了《标准》(送审稿)。根据部局的安排,八五年七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审定会议上对本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讨论,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我们对《标准》(送审稿)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八五年十一月,在由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主持召开的本《标准》审定会上,与会领导干部、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保护管理干部,对本《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议,作了必要的调查、补充和修改。

  二、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广大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极为重视职工伤亡事故的情况。为此,在五十年代就制定了伤亡事故报告制度,明确规定了对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的具体要求。

  职工伤亡事故不仅造成劳动者的伤亡,而且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调查事故往往只注意职工的伤亡情况,分析处理事故一般也仅着眼于事故经过、原因分析和责任划分等等。而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没有认真统计,以致不能全面、正确地评价职工伤亡事故和反映事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没有具体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项管理制度将逐步完善,事故的统计工作亦将逐步科学化,为正确评价伤亡事故经济损失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给各级管理和监察部门以及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和适用方法,加强和完善伤亡事故的统计、调查和处理,提高安全工作中的经济观念,使安全同企业的经营和效益结合起来,制定本标准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急需的。

  三、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原则

  从调查的情况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用于伤亡者的费用;

  二是物资损失;

  三是生产成果的减少;

  四是因劳动时间的丧失而引起劳动价值的损失;

  五是因事故引起的其它损失。

  对事故的经济损失,公安、冶金、煤炭、化工、保险公司等部门都在各自范围内拟定了统计办法。

  从国外资料看,统计事故经济损失有一些推荐的计算公式和学术性的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